皈依经卷。法曲仙音空献。渺心期。丽质虔参佛,孤情懒画眉。
苍师洪谷意,妙擅石涛姿。如此丹青手,几人知。
暖日烘晴,轻烟破晓,满庭顿觉传芳。喜见花开团圞,留得韶光。
胭脂粉黛休夸炫,殿春风、别具华妆。好端详。嫩绿微红,国色天香。
由来富贵非相逼,只空山消小隐,亦足称王。独占林泉,居然顾影无双。
名葩岂等寻常品,者妍姿、却抱刚肠。漫评量。笑煞人间,魏紫姚黄。
策杖上高峰。浩荡吾胸。万方秋气四山同。纵览无分南北,海阔天空。
路转遇长松。兀立当风。奇枝岁久欲成龙。巨臂横伸吁可怕,盘马弯弓。
青庐何处。西子河边住。深浅眉痕知几许。要向湖中鸳侣。
春风双桨湖波。明明尔我相呼。一对玉人同照,商量赠个明湖。
一袅腰支似怯生。闲庭草地不沾尘。玉衡系住几多春。
仿佛秋千场上见,平分莺燕掌中轻。这般时候那般人。
何处惊鸿一桁生。似防罗袜惹微尘。漫评肥瘦驻秾春。
临去秋波看欲语,攘来皓腕钏鸣轻。个侬底是我侬人。
孙登长啸,据绿杨荫里,闲参消息。谁令烽烟来遍地,胡马驰驱南北。
兵盗豺狼,人民蝼蚁,有土皆焦黑。最惊心处,绛云灰烬纹织。
故里卅万缥缃,同罹豪杰,我亦何堪忆。握手沧桑余涕泪,难免猖狂如逼。
痛抚残编,聊搜长物,零落都无色。相逢一笑,当时空悔贪得。
清。一树松风静有声。高楼夜,人与月同明。
楼。家住南河河上头。河头月,都向望中收。
历劫重来梦里天。名是苏仙。姓是飞仙。凄迷鸾影写华笺。
愁亦无边。恨亦无边。
廿七年中几变迁。风也堪怜。月也堪怜。当时游迹渺如烟。
山更凄然。人更凄然。
一饮无名偕寿苏。须眉宛在尚能呼。神传古铁自如如。
诗好每参仙佛旨,居闲常羡素蛮扶。奚童旁立笑承趋。
我后坡公九日生。少公八百四三龄。望公万一可曾能。
气候当年占儋耳,风云此日起悲声。更教望古不胜情。
日暮天寒危石倚。丛菊黄时,枫叶红愈腻。一样经霜颜色异。
者般冷艳分明记。
峭立风前疏欲坠。无边芳情,稚菊亭亭翠。绝世高怀何处寄。
传将秋末冬初意。
一夜俄惊怪鸟呼。仓皇烽火绕长途。天涯到处尽萑符。
东浦潮声方激浪,西山日影渐沉嵎。于今林外有啼乌。
回首年时感不禁。重闱恩比海逾深。报刘心事总沉沉。
赁庑羁栖经九载,寒塘小住记三林。披图我似听媭砧。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