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女光分邻土壤,赤城标建绝纷埃。丛祠祗事无终古,灵迹相传有自来。
屋上飞烟梧鼎熟,水边迎棹度船回。大神如在匪徼福,但欲乞灵消祸灾。
台岳石为梁,苔滑水湍激。应真所游处,林杪飞杖锡。
遂令山木閒,变现如所历。扶疏冠琪玉,不受霜雪滴。
当其含蕊时,知状曾目击。端如尊者相,相呈咸可觌。
掌合貌甚恭,头光不加幂。升高真蹑虚,集菀聊憩寂。
枝栖过三宿,神通渺难测。不于下成蹊,俗眼何曾识。
四皓共木奴,大槐荫土国。孰非梦幻閒,昧者徒自惑。
况此方广徒,衲身岂人力。我有一瓣香,敬为千百亿。
漂摇风雨中,此地何偪仄。向来专一丘,不受山庭勒。
盘踞来药寮,使我亲封植。清泉堪晚漱,甘露充朝食。
埽除有浮屠,高下宜降陟。稽首达声闻,应供毋难色。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