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白露荻花鲜,万顷波光接远天。怅望伊人何处是,孤舟荡漾夕阳边。
小艇溪头杨柳深,高飞独鹤伴孤琴。落花流水桃源洞,知有秦人何处寻。
风色萧萧月影残,长湍深夜听潺湲。青山列戟无人处,笑有孤舟一枕寒。
落霞片片夕阳天,寂寂孤城草树连。倦客未归秋又尽,鹧鸪啼破隔江烟。
翠拥山亭漠漠烟,晓联飞盖共翩然。可堪烽火年年是,酒户河桥减昔年。
忆昔金堤十里长,榕阴倒影欲分江。如今破后无人筑,野草荒沙弄夕阳。
晓妆谁与画双蛾,湘浦秋风雁影过。江上不传芳信到,可堪明月夜来多。
车马经过何处频,丰碑片片驿边新。贫民但卖山头石,不是襄阳堕泪人。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