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遥望万峰低,小隐何人守故溪。去国塞鸿先我见,入门春燕傍谁栖。
河桥日落渔舟近,海树烟深村路迷。生事百年消一病,青山依旧白云齐。
春山将雨云先布,雨隐云中闻石泉。闭户却疑空劫住,开窗如对上皇前。
香烟欲共衣衫湿,茶气能令几席鲜。众籁顿归暝坐里,万峰谁记一千年。
年年二月放新枝,挹露含烟似有期。笑我冷来和月老,怜人热去妒风吹。
墙头一朵春能艳,涧底千丛夜不知。閒把胆瓶移近处,莫教香透捲帘时。
山居生计唯耕植,共道栽桐胜种田。无税不惊鸡犬叫,有锄休仰子孙贤。
偷禾鼠往邻村去,薙草人閒镇日眠。三岁便教花作实,满篷风送卖油船。
当年丹荔频相对,此日青山又到来。居士持斋忘岁月,比丘行脚遍岩隈。
开怀泉石供图画,入眼云烟绝坋埃。闭户默然同静者,一番临别重徘徊。
梦里犹惊久病身,老榕窗北已无人。难留去影思曾住,想见新苔长旧痕。
生死岂惟千里隔,合离深恨一冬频。道情尽日伤流水,谁向长江问古津。
偶共寻凉过露台,追欢更上片鳞隈。依岩挂屋千峰顶,绕壁横空一径开。
夜静钟声从地起,月寒秋色自天来。休将此夕疑他夕,几转幽怀到劫灰。
年年此日在高山,更不登临但倚栏。百岁定知黄菊在,一瓢且对白云寒。
雁辞玉塞空秋草,犬吠霜钟起夜坛。底事暂随吟望处,风流不与夕阳残。
繁华阅尽老王庭,炯炯双眸意气横。感恩岂必曾相识,慕义殊惭暂近名。
盈户总为朱履客,遥山犹系白云情。因君益我林泉兴,幸托长庚耀此生。
一周甲子又从头,生事如环谁去留。白发不知人厌老,青林空见叶为秋。
朔风吹雁来衡岳,寒月迟猿下石楼。多少陵阳馀岁月,世间犹此忆沧洲。
青山垒垒忘归路,白露皑皑湿客冠。三代废兴犹欲问,一身前后不知寒。
老来方悔少年拙,病去难寻向日欢。谁解预为衰暮计,石门携手共盘桓。
久滞尘寰想洞天,归山不觉已三年。人过六十有何事,峰住千重只是禅。
下界残阳云影里,上方初夜月明前。闻道近多乘兴者,隔江应见剡川船。
紫霞深处曙钟寒,风转袈裟罥石栏。心逐夜猿声里憩,身随云侣腊前观。
高幢月落乌初觉,叠砌枝横露未乾。此意静中看已老,一林松菊绕香坛。
久住匡庐无雪诗,去年二月苦吟时。青山依旧人添老,白发无私天亦垂。
万顷冰田春尚早,一庭玉树夜何其。石梁回首寒犹在,独立松檐却问谁。
海螺绝巘覆洪濛,老眼临高豁大空。越水东流流不住,楚云西望望无穷。
风吹落叶知何处,月到寒宵只此中。欲倚长天青碧碧,一声鸿雁隔千重。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