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竽媚所好,乞墦厌其馀。迩来效尤者,往往拾芥如。
浮名岂不荣,遗道亦安忍。君看赵孟徒,千古同一尽。
荒凉横浦郡,颇称冷官居。为甚更清睡,冬来不读书。
梅花亦何奇,偏便幽人爱。清寒风雪夜,一枝静相对。
竹枝双翡翠,缩颈照寒水。蓦见渡溪人,一声忽飞起。
庭兰尚牢落,庭草已勾萌。草与兰何似,东风亦世情。
岂不谋数椽,吾力苦未足。破屋傥支撑,尚堪灯火读。
学诗不能神,得句常草草。傥可寄吾怀,岂必人称好。
玉局诗中皇恐滩,闻之已为骨毛寒。那知舞索并天柱,更向前头作怒澜。
滩声嘈杂怒轰雷,顽石参差拨不开。行客尽言滩路崄,谁教君向崄中来。
一鹭翩翩傍钓矶,隔汀群鹭已知机。空将辛苦供群吻,毕竟贪鱼罪有归。
履崄窥鱼得几何,傍来攫取较多多。争如敛翼餐馀粟,犹在人间洁白科。
渐报星桥铁锁开,游仙失脚下蓬莱。一番春色归桃杏,半吐歌唇献寿杯。
陆地新开万朵莲,綵云拥出幕中仙。傅岩已入春宵梦,火急排云叶九天。
榕阴漠漠俯清泉,泉溜涓涓不计年。未必尘纷败佳思,凭栏得句却天然。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