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中旧识梁开士,说法曾无一语闻。惟有手培双树在,至今苍翠倚秋云。
毵毵素发仅垂领,落落老怀殊过人。七郡江山宛如故,有谁曾不受风尘。
前村后村溪水涸,大树小树梅花开。一双野鹤避人去,四壁云山傍马来。
曾闻东掖郎官说,七郡好山如米多。松风吹衣水流急,疑在王官谷里过。
面面溪山小画图,山行不尽翠模糊。深林遗庙知谁祀,烟雨东风啼鹧鸪。
临溪桥畔柳毵毵,桥下溪流碧似蓝。烟雨画图行七日,不知春梦绕江南。
石磴盘盘卧湿云,山深瑶草不知春。马头忽见梅如雪,纵有轻寒不著人。
空谷无人响暗泉,隔溪茅屋见炊烟。东风故遣飞花出,知是桃源别有天。
宁国城中听雨眠,元龙楼阁半青天。翻疑句曲山中夜,万壑松涛落枕边。
玄都静者学仙处,说在金华小洞天。偶忆骑鲸沧海去,石田瑶草自年年。
山黑怕闻猿啸哀,关门鱼钥报重开。健儿把烛更深立,争道前年使客来。
一井深藏数百家,半宜榛栗半宜茶。可怜兵后谁为主,唯有长松寄宿鸦。
四壁云山拥翠屏,上方零落锁寒扃。祇缘丧乱无虚日,颠倒琅函贝叶经。
涧水泠泠响石溪,旧时亭馆半高低。杜鹃尽有伤春泪,啼到山深不忍啼。
万壑长风吹老髯,轻云时送雨廉纤。暂停候馆拈春碧,爱杀春盘野荠甜。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