騕袅如龙马,长鸣碧草萋。莫将千里志,暂悔蹶霜蹄。
戴生北上日,吾吟宝剑篇。相过若相见,高咏亦堪传。
艳曲灯前啭,轻杯掌上挥。开帘炫积素,当户挹流辉。
帘帏照明雪,美人起常早。行看玉阶上,一夜长瑶草。
千岩云电烈,万室风霆翻。中宵雨撼壁,平明雪满山。
楼阁倚江滨,桃花照暮春。安知看花者,不是武陵人。
草阁散晴烟,柴门竹树边。门前有江水,常过打鱼船。
煦日枫林赤,含风菊蕊黄。家家白酒热,何处过重阳。
远岸冻云落,高林寒日斜。前村昨夜雪,闻说有梅花。
山桃空屋里,转徙未还家。独有春风到,犹开满院花。
泽国登楼处,江船见月时。回书寄来使,多是客中诗。
花影晚离离,迢遥动远思。清宵不成寐,山雨到窗时。
万户夹垂杨,君家大道傍。相逢一尊酒,何惜醉他乡。
君爱堂前树,嵯峨碧干双。相思秋月下,枫子落云窗。
记得别草堂,采采桐始华。银床飘一叶,秋到美人家。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