裨瀛大海四围环,半在虚无缥缈间。天戴尧时州禹迹,分明认取自家山。
《十七史》从何处说,茫茫《六合》赋何愚。骑驴倒看云烟过,只好商量入画图。
我是东西南北人,平生自号风波民。百年过半洲游四,留得家园五十春。
亦曾忍死须臾坐,正用此时持事来。今午垂帘春睡起,拥垆拈箸拨寒灰。
云中水火界相争,相触相磨便作声。此是寻常推阻力,人间浪作震雷惊。
老健真应饱看山,看山谁得几时闲?屡将游约诳猿鹤,迟恐山灵笑汝孱。
梦回小坐泪潸然,已误流光五十年。但有去来无现在,无穷生灭看香烟。
抛书午倦睡醒时,走听盲翁负鼓词。漫说是非身后误,上场人事类儿嬉。
天下英雄聊种菜,山中高士爱锄瓜。无心我却如云懒,偶尔栽花偶看花。
墙外垂杨尽别家,平分水竹颇争差。万花烂漫他年事,第一安排旋复花。
忍向当门再种兰,露翻风打莫重看。思量空谷安身好,犹恐他时画地难。
絮棉吹入化春衣,渡海山藷足疗饥。一任转输无内外,物情先见大同时。
乳草删除缘几美,旧花别换日新红。去留一一旧天择,物自争存我大公。
农事传家稷世官,可知粒食出艰难。妄夸天降忘人力,转当寒冰覆翼看。
三千年上旧花枝,颇怪风人不入诗。我向秦时明月问,古时花可似今时。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