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石通樵径,重冈拥戍城。山川带淳朴,鸡犬见升平。
雨烂沙仍软,秋偏气自清。年年避营马,几向此中行。
永夜留欢席,高怀远市尘。月凉衣有露,风细酒生鳞。
乡社情亲旧,仙台姓字新。殷勤诗卷在,长记坐中人。
壮事本无取,老谋何所成?人皆传已死,吾亦厌馀生。
潦倒封侯骨,淹留混俗情。百年堪一笑,辛苦惜虚名。
暮景披横幅,山间二老同。云如愁戍苦,雪亦笑诗穷。
古木冻欲折,断崖行复通。从今胡谷梦,时到水声中。
残梦忘书帙,馀寒殢酒杯。青铜元懒照,白纻更宽裁。
水际时独往,花边知几回。殷勤双语燕,应自谢家来。
滹水晓光动,灞桥诗境同。冲寒骑瘦马,认影识衰翁。
长路风声里,孤城雪意中。回头歌笑处,凄绝意何穷。
路转川涂阔,天低雨气昏。绵山连汉垒,汾水入并门。
来往频鞍马,登临负酒樽。联诗强一笑,凄绝恐销魂。
帝城西下望孤云,半废晨昏愧此身。世俗但知从仕乐,书生只合在家贫。
悠悠未了三千牍,碌碌翻随十九人。预遣儿书报归日,安排鸡黍约比邻。
多生曾得江湖乐,每见陂塘觉眼明。诗酒共寻前日约,风阴新自夜来晴。
春波澹澹沙鸟没,野色荒荒烟树平。醉踏扁舟浩歌起,不须红袖出重城。
里社春盘巧欲争,裁红晕碧助春情。忽惊此日仍为客,却想当年似隔生。
贫里齑盐怜节物,乱来歌吹失欢声。南州剩有还乡伴,戎马何时道路清。
柴桑人去已千年,细菊班班也自圆。共爱鲜明照秋色,争教狼藉卧疏烟。
荒畦断垄新霜后,瘦蝶寒螀晚景前。只恐春丛笑迟暮,题诗端为发幽妍。
晚景萧疏画不成,晚花作意出繁英。鲜明独向霜露见,烂熳?随蒿艾生。
南国骚人知有待,西风蝴蝶更多情。南山正在悠然处,安得芳樽与细倾。
春旱连延入麦秋,今朝一雨散千忧。龙公有力回枯槁,客子何心叹滞留。
多稼即看连楚泽,归云应亦到崧丘。兵尘浩荡乾坤满,未厌明河拂地流。
憔悴京华苜蓿盘,南山归兴夜漫漫。长门有赋人谁买?坐榻无毡客亦寒。
虫臂偶然烦造物,獐头何者亦求官。故人东望应相笑,世路羊肠乃尔难。
一灯明暗夜如何,梦寐衡门在涧阿。物外烟霞玉华远,花时车马洛阳多。
折腰真有陶潜兴,扣角空传宁戚歌。三十七年今日过,可怜出处两蹉跎。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