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昌蕃殖归神化,万宇欢康属圣时。形气既和无疾疠,冰台还更觉生迟。
秋风萧瑟海天凉,不见红衣十里香。惭愧湖边拒霜在,数枝擎露学啼妆。
灵风袅袅转幡幢,红蜡光中一缕香。万德庄严等尘土,北珠南贝若为妆。
寒泉秋菊水仙堂,华竟无人荐晚香。赖有新诗伴冰蕊,犯寒欺雪斗宫妆。
千顷琉璃湛晓光,纷纷兰菊动秋香。疏烟小雨多情思,个是西湖淡薄妆。
石井灵泉镜样方,龙宫流出倍甘香。可怜溪女低蓬首,斜插山花照晚妆。
泠泠清响落岩中,正脉由来触处通。一滴也无真戏论,谁知白浪已翻空。
曾酌曹溪一掬甘,笑他梁燕自呢喃。根尘却是圆通境,个里何妨舌本参。
铨曹注拟待群才,妍丑先分宝鉴开。馀力留诗在岩壁,护持神物已应来。
春满湖山草木芳,薰晴晓日动微黄。遥知从骑归来处,穿破东风十里香。
野草幽花似缬斑,僧窗聊寄两旬闲。衣冠行赴东都会,官府深严不在山。
名属仙民住武夷,能将巧思利毛锥。宣城遗法依然在,一逐人间好尚移。
渴骥精神伤太紧,秋蛇筋骨定非奇。要须从此胸中正,方见中书事事宜。
八法森严得者稀,管城还伴剡藤悲。欲教霜兔魂无恨,须写当时颜段碑。
山中众木自纷纷,移徙孤根独不群。更与清风同烈烈,便先八俊继三君。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