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亭方卦象,四面拥残荷。秋尽花微瘦,雨过水渐多。
红衣自开落,翠盖又偏颇。君子犹如此,相怜奈尔何!
少时曾上策,作伴入春明。添造凤楼手,经题雁塔名。
吉人占石介,君子重铜行。三十年前友,提携谊匪轻。
胸中无点墨,偃蹇踞吾前。已醉生财想,难联文字缘。
五经直扫地,一孔欲窥天。转笑桑维翰,还求铁砚穿?
黑海黄河任往还,榆关回首白云间。悲歌有客来燕赵,凭吊无人管海山。
寇准信能司北钥,赵佗浪说长南蛮。有谁起任筹边事,国士无双尚内艰。
赤嵌孤岛萃狼烽,仁轨天生间气钟。毗舍耶山开一局,婆娑洋海隔双重。
残山剩水呼仓葛,晚岁寒天见老松。竟使葫芦依旧样,紫桥尚有黑旗纵。
茶樟矿炭萃菁华,况有金苗日拣沙。争羡五行山献宝,忽惊两度炮开花。
纸糊媪相贻蜂虿,钱赐金人豢豕蛇。失马塞翁浑祸福,问天欲泛斗牛槎。
投笔从戎恋虎头,巨川欲济苦无舟。涕零阙下陈同甫,谈笑军前李邺侯。
仗剑定应除丑虏,执鞭窃愿逐豪游。满腔热血向谁洒,诸葛先生近豫州。
风云变态几经秋,劫火生还有旧游。东海文章馀数子,西清品望孰为俦。
楼台蜃气文星朗,邑里鲲沙逝水流。栖翠簃间同剪烛,莫谈乡事起乡愁。
不容混迹列樵渔,奔走风尘难索居。好友难逢多难后,遗民喜见受恩初。
一官老我羞元亮,三策期君学仲舒。浪说此乡多宝玉,东行枉驾故人车。
梦回池馆寂无哗,鼓吹喧闻两部蛙。桑柘夕阳争报社,海棠春雨乱催花。
几时蚁战初酣阵,何处蜂飞欲散衙。岂是正平灵爽在,屈身犹自作三挝。
入耳频和石上泉,请将绿绮托青蝉。有声自信非凡响,得趣何劳太古弦。
羽调叶时鸣夏日,商音变处怨秋天。让他万壑松涛满,浓绿清阴一饱眠。
六朝金粉不堪论,剩得翻风两拍存。按节日中衣任晒,踏歌花里翅无痕。
记从天宝敲宫谱,梦与庄生唱鼓盆。倘入滕王新画本,依然子弟老梨园。
北望彰城吊季篯,西风酸鼻哭人天。沙场白骨臣之壮,幕府青衫我独贤。
旗捲七星援卒散,山围八卦贼氛然。岂徒一死酬知己,蘋藻春秋荐豆笾。
当时马阮苦排挤,乱世危言几噬脐。公子文章高复社,美人恩怨起香闺。
笺传燕子奸谋伏,扇画桃花血色迷。到老将军门下客,堂名壮悔不虚题。
空山有客坐横琴,叠叠梅花逸韵侵。弄影巡檐时索笑,噙香据石发狂吟。
春魁独占群芳谱,阳气光回数点心。岁序鸿钧初转律,霜禽解冻变新音。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