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妙之选。二生之授。颙颙两城。欢德之茂。君子所居。九夷非陋。
无狭百里。而不垂覆。人之好我。赠我清诗。无法我周行。心与道期。
诚发自中。义形于辞。古人辞谠。岂不尔思。
日月光太清,列宿曜紫微。赫赫大晋朝,明明辟皇闱。
吾兄既凤翔,王子亦龙飞。双鸾游兰渚,二离扬清晖。
携手升玉阶,并坐侍丹帷。金珰缀惠文,煌煌发令姿。
斯荣非攸庶,缱绻情所希。岂不企高踪,麟趾邈难追。
临川靡芳饵,何为守空坻。槁叶待风飘,逝将与君违。
违君能无恋,尸素当言归。归身蓬筚庐,乐道以忘饥。
进则无云补,退则恤其私。但愿隆弘美,王度日清夷。
肃肃商风起。悄悄心自悲。圆圆三五月。皎皎曜清晖今昔一何盛。
氛氲自消微。微黄黄及华。飘摇随风飞。
举足没泥泞,市道无行车。兰桂贱朽腐,柴粟贵明珠。
零露浚江海,飞尘崇山岳。过谬佐台辅,安能任鼎餗。
素丝岂不洁,寒女难为容。贫寒犹手拙,操杼安能工。
淫雨弥旬日。河流若奔渠。春敷和气百鸟鸣。
立身行道,始于事亲。上下无怨,不恶于人。孝无终始,不离其身。
三者备矣,以临其民。
以孝事君,不离令名。进思尽忠,义则不争。匡救其恶,灾害不生。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
守死善道,磨而不磷。直哉史鱼,可谓大臣。见危授命,能致其身。
克己复礼,学优则仕。富贵在天,为仁由己。以道事君,死而后已。
皋以自牧,谦而益光。进德修业,既有典常。晖光日新,照于四方。
小人勿用,君子道长。
惟王建国,设官分职。进贤兴功,取诸易直。除其不蠲,无敢反侧。
以德诏爵,允臻其极。
辨其可任,以告于正。掌其戒禁,治其政令。各修乃职,以听王命。
事君之礼,敢不尽情。敬奉德义,树之风声。昭德塞违,不殒其名。
死而利国,以为已荣。兹心不爽,忠而能力。不为利谄,古之遗直。
威黜不端,勿使能植。
非望之宠,谬加于己。猥授非据,奄司万里。煌煌朱轩,服骥骖騄。
晔晔初星,肃肃臣仆。晖光显赫,众目所属。斯之弗称,匪荣伊辱。
质弱尚父,受任鹰扬。德非樊仲,王命是将。百城或违,无能有匡。
一州之矜,将弛其纲。得意忘言,言在意后。夫惟神交,可以长久。
我心之孚,有盈于缶。与子偕老,岂曰执手。出司万里,牧彼朔滨。
服冕乘轩,六辔既均。威风先迈,百城肃震。
爰暨于褚,惟晋之祯。肇振凤翼,羽仪上京。聿作喉舌,纳言紫庭。
光赞帝道,敷皇之明。方任之重,实在江扬。乃授旄钺,宣曜威灵。
悠悠遐迈,东夏于征。
繁春之荣,匪荣斯尚。乃新其声。吉甫作颂。有馥其馨。
实由樊仲。其德克明。授此瓦砾。厕彼瑶琼。贶非其喻。
闻宠若惊。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