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如蜀山人,我愧程叔子。往来皆可书,山中无野史。
点点易未了,山中年复年。期君弄春水,早渡越江船。
鹿洞本无洞,鹅湖亦无湖。勿谓吾台小,中涵太极图。
溪上有梅花,岁寒心不老。不见履斋翁,山中几春草。
万玉栽非易,千金买更难。题诗问东老,须向岁寒看。
夜夜待月明,每被浮云苦。今夜天无云,月明本如古。
月从东海来,待月吟正苦。素娥本无心,不管人今古。
梅花本幽贞,月下更奇绝。推篷何处舟,孤山夜来雪。
涓涓山下水,日夜游从东。策杖临流者,曾闻说圣功。
有美道乡孙,学道如学海。海水即吾泉,山下真源在。
归养荷天恩,孔训闻自少。不敏请事斯,如闻提耳诏。
一堂容万卷,长忆鹤翁诗。高阁日增崇,老至不自知。
客退解冠裳,坐我北轩下。我铭揭西楹,时时一瞻顾。
先民递传恭,惟一益亲切。斋居诵新铭,敬对不敢亵。
吾庭有嘉树,种自容春翁。百年益封殖,人歌召南风。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