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山下水九曲,曲水水边旧有亭。著屐独来踏秋叶,流觞无复集研汀。
松间芳沼自涵碧,寺外好山空复青。是宋是唐两难问,残碑太息半飘零。
名山我亦爱探寻,裙屐当年感不禁。自有灵源搜石洞,恰宜故事傲山阴。
黄公涧涸云眠石,陆子泉清月到林。曲水何如止水定,好凭领取在山心。
楼台一簇水中央,放棹蓉湖野趣长。山色扑窗新翠活,涛声撼槛晚风凉。
千家灯火迷华月,四面檐铃语夕阳。绝妙画图谁写得,凭栏惜少芰荷香。
野径萧萧没薜萝,云林小阁访祇陀。画帧诗稿今犹在,竹雨桐风旧若何。
香赠不容番客入,门敲唯许铁崖过。高风拟比陶潜宅,清节从来逸士多。
闲游杖策叩云扃,唯爱名园车屡停。半竹半松半乔木,一邱一壑一孤亭。
庭中曲沼自涵碧,墙外好山相向青。太息沧桑经浩劫,残碑蚀雨半飘零。
东林名胜夙神驰,院外僧庵庵外祠。剩有箭河环一水,更无乔木翳千枝。
大儒高衲成同传,幽草闲门动远思。惆怅风流王学士,寒宵谁续咏梅诗。
一扇新凉一叶蕉,戏分嫩绿带云摇。定从怀素庵中折,曾向王维画里描。
入手便教秋飒飒,沁心犹觉雨潇潇。携来莫惹弹文至,有竹千竿夏自消。
非蒲非绢制偏工,雪羽翩翩落掌中。飒纚借他云边翮,瞢腾豁我酒余胸。
顾荣何愧南都望,诸葛自饶名士风。偶助清谈当挥麈,飘摇犹似影摩空。
谁人巧取天边样,赠我团圞月一规。数队蝶衣春煖后,几家萤院夜凉时。
吴趋暮雨词翁画,溪苑秋风妃子诗。可惜新奇争炫目,纷纷半付市儿持。
楮先生共竹君子,巧制人人买聚头。宜画宜书争月旦,可舒可卷剧风流。
层层曲似屏痕展,幅幅轻如帆影收。安得一挥驱酷吏,清风从此遍南州。
谁令捧檄踏征尘,佳节重过上巳辰。陟屺徒穷千里目,登场况是二毛身。
愁中无酒先入醉,客里有花不算春。总为阮囊太羞涩,归来欲赋又逡巡。
谋生谁不悔风尘,那肯归从未老辰。四韵新诗先自寿,一尊春酒待延宾。
旧交似我无多辈,知己如君有几人。安得遐龄天共锡,白头唱和五湖滨。
浮家幸得庆生存,烽火驱人去故园。踏遍湖峰七十二,不知何处是桃源。
非籀非蝌汉魏前,但称麟笔即争传。吴宫故碣知多少,自有延陵石一拳。
明哲从来贵保身,三高出处不犹人。如何吴下重清节,未祀云林倪逸民。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