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文库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
作者
古籍
搜索
默认(浅色)
深色
自动(系统)
合集:
诗经
乐府
楚辞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古诗十九首
田园
送别
山水
爱情
抒怀
思乡
边塞
离别
爱国
思念
抒情
写人
咏物
写景
作者:
杨士奇
李白
白居易
苏轼
杜甫
辛弃疾
李清照
王维
纳兰性德
刘禹锡
李商隐
陆游
杜牧
陶渊明
李煜
孟浩然
元稹
欧阳修
韩愈
柳宗元
王安石
岑参
柳永
曹操
温庭筠
李贺
韦应物
贾岛
曹植
齐己
王昌龄
屈原
刘长卿
范仲淹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发淮安
明代
·
杨士奇
岸蓼疏红水荇青,茨菰花白小如萍。
双鬟短袖惭人见,背立船头自采菱。
杨白花
明代
·
杨士奇
杨白花,逐风起。
含霜弄雪太轻盈,荡日摇春无定止。
楼中美人双翠颦,坐见纷纷渡江水。
天长水阔花缈茫,一曲悲歌思千里。
巫山高
明代
·
杨士奇
巫山高高十二峰,连崖叠褵如游龙。
当时阳台下神女,翠敛红销空处所。
朝朝峡里望氛氲,可怜犹似作行云。
相思已下沾裳泪,况复猿声不可闻。
闻角
明代
·
杨士奇
风静周庐夕,营门角起愁。
不须三弄彻,对月泪先流。
杨柳飘还合,梅花落未休。
乡心已无限,况复在边州。
赋得沧浪送陈景祺之襄阳知府
明代
·
杨士奇
汉水带襄城,沧浪旧有名。
分符来五马,如练照双旌。
济涉思为楫,听歌想濯缨。
须令郡人说,堪比使君清。
送给事中姚山赴河南佥宪
明代
·
杨士奇
观风在激扬,今喜擢苏章。
袖有银台笔,衣含玉殿香。
河流明宪节,嵩岳对公堂。
想见澄清日,歌声满洛阳。
送胡元节广西宪使
明代
·
杨士奇
骢马赤茸鞦,临歧嘶未休。
朝廷用儒雅,风纪得才猷。
天远三湘外,霜含八桂秋。
贪渔嗟薄俗,表率在名流。
晚同宗豫少保自孙庄先行诣清河途中奉寄勉仁
明代
·
杨士奇
载书先发赴前营,雨浥飞埃晚更晴。
人喜望家三舍近,马知归路四蹄轻。
风飘点点溪花送,日射行行野树明。
却忆今宵毡帐底,翠壶红烛伴双清。
从游西苑
明代
·
杨士奇
广寒宫殿属天家,晓从宸游驻翠华。
琼液总颁仙掌露,金支皆插御筵花。
棹穿萍藻波间雪,旗珣芙蓉水上霞。
身世直超人境外,玉盘亲捧枣如瓜。
邳州城下夜雨
明代
·
杨士奇
薄暮风色寒,移舟宿前渚。
欹枕不成眠,孤篷夜来雨。
夜发清江口
明代
·
杨士奇
日落烟水寒,解缆清江渚。
中夜北风来,相送潭州去。
夹沟遇邑人问家信
明代
·
杨士奇
闻道故乡来,辞家今远近。
恐有南京书,停舟试相问。
江南行(二首)
明代
·
杨士奇
家住横塘口,船开去渐遥。
归时不愁暮,出浦正乘潮。
江南行(二首)
明代
·
杨士奇
偶来长浦里,相伴采莲归。
并船打两桨,溅水湿罗衣。
古意答伯阳
明代
·
杨士奇
河洲双鸳鸯,流荡还相逐。
皎皎白杨花,风吹不相续。
« 上页
下页 »
热门作者
更多 +
【唐代】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唐代】郑谷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清代】郑燮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宋代】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唐代】陈子昂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热门古籍
更多 +
山海经
论语
史记
资治通鉴
三字经
千字文
中庸
庄子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