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衣前日下台端,百里清霜绿幕寒。不恨逢人双眼白,共怜为国寸心丹。
苍茫晏岁迁除远,缱绻同乡执别难。自有平生冰操在,岭梅还似旧时看。
王门辅相真公选,老病思归竟不归。尽职总知行直道,爱身翻见蹈危机。
山笼晓雾深迷戍,滩响寒涛近绕扉。白首来经迁谪地,感怀惟有泪沾衣。
万里边隅千叠山,桑乾河上閟榛菅。向来物论嗟投玉,至竟天恩未赐环。
早以传经重闾里,曾看奏疏动朝班。平生一片贞松色,犹在交游梦寐间。
公材士行总推贤,宪府儒宫近屡迁。共识丹心明白日,也应华发叹流年。
芙蓉浦溆秋风后,鸿雁汀洲夕照前。此地相逢又相送,交情长为别离牵。
一簇秋香护锦屏,联芳竞彩自天成。何须芝瑞矜三秀,已似奎躔聚五星。
开处正当彤陛好,赐来还称玉堂清。世传此植能颐寿,万岁千秋祝圣明。
万玉森森翠作林,王家清致自山阴。开轩六月暑气薄,闭门一径秋云深。
晴当霄汉看鸾舞,夜或风雨闻龙吟。岁寒栗冽不改色,共矢平生金石心。
高门奕奕县东西,文献杨王自昔齐。当代飞腾联玉署,半生华宠共金闺。
风霜樗散惭空老,霄汉鹏抟望不迷。未许明时慕丘壑,须将旱岁作云霓。
三载兴贤选俊英,九重宣诏付铨衡。从来节操推公道,况是文章擅老成。
春院下帘心独苦,夜灯开卷眼偏明。抡才为国真无忝,预咏薹莱颂太平。
日照千门万户开,参差楼观出飞台。地灵长看红云绕,天近时迎翠辇来。
绝好西山如华岳,何须东海觅蓬莱。微臣几度陪游豫,欲继卷阿愧乏才。
玄洲阆苑五云迷,紫殿彤楼众岫低。日射飞甍金署榜,虹连阁道玉为梯。
洒筵好雨霏微过,傍席清禽睍睆啼。欲报深恩何以祝,皇图帝寿与天齐。
河上蒹葭初著霜,临河挝鼓发官航。面承天语朝辞阙,身著宫袍昼近乡。
锦树拂云明使旆,碧山如画对仙郎。由来襟抱清于玉,写得梅花好寄将。
万里赐环辽海外,凤池依旧宠恩浓。共欣遭际承千载,又沐优閒谢九重。
草草离觞对寒菊,迢迢归棹逐秋鸿。临岐重有伤心处,不见名家阮嗣宗。
退朝斋閤息精神,接席香帷总缙绅。茶送蒙山兼顾渚,琴弹子夜又阳春。
坐闻玉漏传西掖,起看龙光绕北辰。吉日郊禋集繁祉,庆成预拟拜枫宸。
霜红碧树被岩阿,流水青山喜再过。田事总知今岁好,人烟况比昔年多。
彩云飞盖随雕辇,白玉行尊载紫驼。圣主时平此巡省,会闻游豫出讴歌。
紫塞西风九月秋,千官祗从六龙游。故人邂逅能青眼,老我驱驰已白头。
马上拥貂晨共发,尊前烧蜡暮相留。关城又是分襟处,解赠吴钩慰别愁。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