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桃艳杏春前尽,翠柏青松雪后妍。七十衰翁无可赠,赠渠贞操阅长年。
纷驰名利不知劳,马首红尘十丈高。谁似钱塘戴文进,小斋无事玩湘皋。
分栽脩竹已成林,每到严冬雪积深。斋馆相看不曾厌,只缘俱有岁寒心。
此君高节净娟娟,况复瑶华相映妍。王子斋居足清兴,定知不棹剡中船。
峥嵘冰雪岁寒时,谁写琅玕赠别离。多为此君贞操在,岁寒冰雪有深期。
住近东华五云下,车尘不断扑帘屏。别开楼馆看尘外,万叠西山过雨清。
妙墨淋漓湿未乾,山光林影翠成团。渠家高馆偏多趣,北苑南宫绕座看。
本是阳春第一花,皎如冰雪净无瑕。自缘不与东风竞,故向寒冬作岁华。
潇洒江南清渚曲,乘春多植傍瑶京。旧家只说莲堪爱,不说梅花更自清。
谁乐明时作冷官,羡渠萧散意能安。小斋一榻清于水,坐与梅花傲雪寒。
石上翛翛翠两竿,含风泛雪拂云端。时平讼简文书静,最好秋官署里看。
冬官郎署过秋官,节操真成六月寒。万里黔南作迁客,清风持赠翠琅玕。
渺渺吴江远别离,慰情持赠凤凰枝。岁寒但保冰霜节,柏府松厅处处宜。
二十馀年住两京,蓬莱阁下预恩荣。衣冠归里何多幸,老傍林泉阅治平。
夔翁又是三年别,白发论交重比金。万里停云频在望,一枝聊寄岁寒心。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