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著宫袍拜玉旒,东风二月别皇州。玉堂学士于今盛,一颗明珠不暗投。
东岳祠前动别骖,归心先己到江南。同官敢怨无言赠,玉旨丁宁已再三。
风激黄河白浪生,画船南下日西明。怡人一片萧閒趣,两两水禽相对鸣。
官船挝鼓夜过半,起视星河尽转西。津吏临流迎下缆,人家两岸曙鸣鸡。
梦到江南水竹居,计程犹是五千馀。行舟过处人惊讶,为有龙光动玺书。
天恩特许暂还乡,忆别乡关四十霜。喜见南来好春色,柳条将绿到东昌。
旧同鱼浦龙洲住,岭表移家岁月多。今日聊城喜相见,匆匆无那别情何。
好风十日迎归棹,已历长江及大湖。晓上高亭更回首,五云直此是天都。
四十馀年归旧里,不胜衰薄叹民风。一心恬憺无尘累,闾巷相看有此翁。
归里匆匆欲别难,画船春水发江干。一枝留赠罗浮玉,他日归来共岁寒。
铁作根株玉作神,耻随桃李混芳尘。一从移植青山侧,野水疏篱自在春。
四十年来金石交,枉烦青眼顾衡茅。临岐不尽岁寒意,持赠罗浮月一梢。
上溯萧滩下彭蠡,官船十日安如山。为感薇垣李从事,聊书淇绿送南还。
故家共住西江上,为托梅花寄远思。无限乡园清白意,与卿同结岁寒期。
姓名早见书金榜,佐政黄堂又四年。自有郡人歌岂弟,相知何必上官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