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醒招提境,烟岚聚小楼。一峰寒受月,万木夜生秋。
薄酒难成醉,清笳易动愁。卧听清梵静,身世笑浮鸥。
策马炖煌外,高寒雨乍收。烟原沈去鸟,风谷撼归牛。
野旷征衣薄,天低画角愁。平峦堪放眼,万里大河流。
极目岩疆万里平,披图镫底塞霜清。摩天雪岭春无草,伏地黄河夜有声。
秃发穷庐烟缥缈,乌斯朝贡路分明。九重若访安边策,循吏由来胜甲兵。
小吏相迎尽短衣,平原千里飏晴晖。马肥春草临边牧,雁觅芳塘贴地飞。
疏雨无声寒剑佩,西风有力动旌旗。何当笑共穿杨手,且逐黄羊猎一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