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樟轮囷异枯柏,植根江岸无水石。风霜盘亘不计年,枝干扶疏讵论尺。
望中转柁愁易过,道旁掉臂真可惜。其下萧瑟枫林青,其侧参差茅宇白。
十年跃马桑乾东,双松诘曲慈仁宫。紫鸽翔舞避偃蹇,苍龙蜒蜿回虚空。
今来荒野忽有此,数亩阴雪争天风。当时万幕驻金甲,大树飒沓开神功。
勿言将压烦榱栋,傲睨高原川谷重。寒翠宁因晚岁雕,孤撑不畏狂澜送。
地近军城耀水犀,天开阿阁巢云凤。自古全生贵不材,樟乎匠石忧终用。
凤络霞绒,莲铺金索,横桥檀雾吹暖。玉奁半懒春妆,一笑上楼入浅,朱衾画幔,紧围定、梦憨心软。
自题名、年少多情,不及杏梁朝燕。
云母阁、主司青眼。团扇第、书生睹面。醉扶璧月飞琼。
琐合柳乌小苑。珊瑚联枕,楚雨径、神峰如线。爱紫兰、报放双头,恰好阮郎初见。
香定剪风罗幕。客践笼灯芳约。红绡沽酒下帘时,失记登楼作。
狂枕玉箫眠,软绊金虫落。扫眉才子赋多情,可是怜轻薄。
红笺记注,香糜匀染,生受绿蛾初画。挑琴擘阮太多能,自写影、养花风下。
月低金管,带飘珠席,两好心情难罢。芳时不惯是乌啼,愿一世、小年为夜。
嫣香院落莲钉扣。有结阵都梁弹袖。浓丝丽玉春风守。团定蓉屏粉肉。
搓花瓣做成清昼。度一刻翻愁不又。今生誓作当门柳。睡软妆楼左右。
清波桃叶,幻出刘郎路。两桨载鸳鸯透金锁,重城几处。
低帏促坐,长似玉窗西。行不得,且双归,蛱蝶香中去。
重来门巷,尽日飞红雨。消息动阳关,暗凝愁、绕花钟鼓。
朱深碧浅,一幅可怜春,休进酒,与调筝,只结同心缕。
无赖鹦哥,谁遣唤、花枝醒。阑干外、愁潮恨岭。一步妆台,受不起、加餐信。
风静。漾帘栊,回头小影。有限天涯,载得了、垂杨病。
销魂牒、权时拜领。说谎高唐,可好托、春衾性。难听。
长叹与、清钲乍并。
箭打乱潮柔橹,鸦翻古渡青旗。春江玉雪鉴须眉。
俊眼相看似此。
长剑锦骢香梦,宝钗钿瑟男儿。人言无泪洒离时。
不称英雄泪耳。
隔江楼、月涌银涛,偏是红绵难洗。正絮扑、棠舷星稀。
蕙幄恹恹花气。中酒心期。垂帘时候,旅馆疏灯起。
残堞外、一片荒鸡、一半画笳,吹到孤眼人耳。
幽梦中、重寻后会,岂似麝裙同系。笛瘦宝鞍。钗斜玉镜,寸寸含情地。
别路千万叠,长亭只在望里。
暗忖量、蓝桥约定,领略三生恩意。两字骊歌,暂时南浦,岂负浓香被。
宛转官柳侧。终怜好春轻弃。
别怨暗移青镜,春愁倦听红牙。扬州灯火绛楼纱。
不似石头城下。
伴我邮亭孤月,负他寒食梨花。没来繇事误天涯。
玉笛当风此夜。
檀脂凤带。远在碧山春草外。耳畔低声。恰似兰闺念小名。
风巾雨屐。那许偷窥金粉席。只办销魂。絮得东风也闭门。
粉城春市。系马惯、谁家荡子。别袖意、菱花偷见,蓦地锦帘千里。
照小窗、双蒂银蟾,深怜密唤曾如此。有腻玉轻钩,翠云浓绕,芳梦黏人难起。
数不尽、同心咒。休算作、冶游驱使。怕金铃声瘦,青骢天远,倚楼肠断斜阳里。
晚香横儿。对真真、暗嘱情场,不负鸾钗紫。鸳裯凤绶,端值龙沙一死。
走马到章台,闲却绿窗眉笔。记得回头低唤,怨梢斜日。
倚栏今夕卜归鸿,管取蛛丝吉。好梦也须珍重,意中缘难必。
相思明月社,推桃燕、一代水边楼。忆黛比岫遥,花和人瘦,玉围屈戍,珠写箜篌。
销魂别泪如巫峡雨,心逐广陵舟。乳燕幕开,锦笺难托,蜜蜂房闭,香粉都收。
红窗携纤手,双双把鸳盟,订在新秋。只道云时金屋,管甚闲愁。
怅霞生绮陌,谁家弄笛,露凉小苑。何处藏钩。七夕看看过了,梦见还羞。
璧露乍惊秋。月满西楼。江南箫管正悠悠。报到天边今夜会,彩线穿愁。
薄幸是牵牛。会少离稠。鹊槎一夕锦云收。我做牛郎他织女,夜夜桥头。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