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嶂标扆极,谁家特有山。偏怜东崦好,只对北堂閒。
动石低檐住,流莺拂槛还。仙关锁琼海,幽梦或时攀。
隐刘甘隐沦,老郭亦离群。自锁鱼亭月,同穿雁荡云。
排峰造龙质,悬水迸帘纹。百种聚奇怪,从君句里分。
怒涨争茅竹,安流节斗门。行苗存水则,缩板护河源。
士李昔陈义,守奚能听言。便当生庙食,禾熟赛鸡豚。
蓍蔡羲前识,箫韶舜后音。追回贾谊贬,唤起屈原沈。
湘水汀烟阔,梅花署雪深。余行陈迹久,因子一微吟。
祖德风规近,诗流句法超。已多山邑政,恰少省郎招。
旅馆身俱寂,传家道未消。长令汉杨震,名逐左原标。
阀阅飞龙后,家声入馆前。身饶太常第,客欠广文毡。
流落无先誉,遭逢有宿缘。炎洲路多少,谩数去鸿边。
江左诸贤尽凋落,迩来名字未深知。愿公年德加前辈,救世勋庸莫后时。
国重四维人建立,天还一统道藩篱。弥纶康济何曾极,自古忠臣不远期。
每携瘦竹身长隐,忽引文藤令颇严。闻道将军如郤縠,不妨幕府有陶潜。
江当阔处水新涨,春到极头花倍添。未有羽书吟自好,全提白下入诗奁。
平生王孙忌太康,承家孝友更温良。鸿冥鹄举须言命,桂死兰摧不断香。
古有失时堪恨惜,今从亏处取酬偿。佳城况遇朱公子,大旆高牙属令郎。
饮冰那得不醒然,北看成南丑又妍。建策须为万世虑,孤忠亦有一身全。
星文忍向生前坠,梦事方从死日传。莫指鸣山归路熟,青林黄叶度年年。
汨罗谩陨离骚经,伊洛源流今更清。自别三年无信息,忽惊一日有铭旌。
乾坤未放虚空坏,蛮触犹须事业成。桂树团圆半丘土,春风还许为君荣。
端庞还有北人风,大雅元非楚士同。此日深探应彻底,他时直上定摩空。
离家杳杳百滩外,过我昏昏三伏中。篱破屋荒无路入,荷花招手席门东。
东南作阙叹年徂,远远参司到蜀都。元帅幕中须受辟,生羌界上也分符。
閒吟杜甫诗千字,时载扬雄酒一壶。只我衰残望君切,杜鹃声里认归涂。
寄来南岳第三藁,穿尽遗珠簇尽花。几度惊教祝融泣,一齐传与尉佗誇。
龙鸣自满空中韵,凤咮都无巧后哇。庾信不留何逊往,评君应得当行家。
玉研朱兮不可寻,暖风催绿麦成阴。越山行尽见平野,江上水流无逝音。
地跨京师都邑壮,俗兼吴楚智谋深。诏书宽大邦人诵,知有贤侯绥辔临。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