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久萧然万虑清,幽禽两两傍檐鸣。雨声欲酿寒花老,风力能欺落叶轻。
北望尧封云郁郁,南寻禹穴水盈盈。流光又近重阳节,何处题糕会友生。
莫叹儒冠误半生,名场屈指几人成。耽诗未必非清福,嗜酒何尝减至情。
姓氏千秋原有命,穷通一笑自无营。怜君近有羁愁句,故和新篇作越声。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