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殿融春大宴开,山呼才了乐声催。侍臣宣劝君恩重,宰相亲王对举杯。
晚凉开院近中秋,香染金风倚桂楼。花月新篇初唱彻,内人传旨索歌头。
回廊隔树帘帘捲,曲水穿桥路路通。禁漏滴斜花外日,御香薰暖柳边风。
歌尘凝燕垒,又软语、在雕梁。记剪烛调弦,翻香校谱,学品伊凉。
屏山梦云正暖,放东风、卷雨入巫阳。金冷红绦孔雀,翠间彩结鸳鸯。
银缸。焰冷小兰房。夜悄怯更长。待采叶题诗,含情赠远,烟水茫茫。
春妍尚如旧否,料啼痕、暗里浥红妆。须觅流莺寄语,为谁老却刘郎。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