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抔新土寄馀哀,故老相邀信步来。行到水西村尽处,桃花无数未全开。
人间无物比悠扬,谁道一声随夜长。馀哀到晓无寻处,吹作南湖十里霜。
霜落清江一夜秋,觉来明月满江楼。酒醒人散夜将半,花上鸟啼空自愁。
灯火幽窗拟对谈,十年不到二龙潭。白云吹作山前雨,应报高僧不在庵。
雪拥闲门尽未除,小斋人道似禅居。年来日历无多事,只有求方与借书。
扊扅炊罢补麻衣,习取禁寒抗老饥。幸自伯鸾无识者,对人不必案齐眉。
求人谀鬼果何为,翻忆谋亲入仕时。寄谢韩公莫相挽,山妻元不解啼饥。
伦理天生有自然,莫言家累损清閒。何人会我图中意,说似阳城与鲁山。
诸生课罢弄烟霞,纺绩乘閒为煮茶。白鹿高风有谁继?草堂贫女晦庵家。
纪录纷纷已失真,语言轻重在词臣。若将字字论心术,恐有无边受屈人。
独向舞雩风下来,心斋门外欲生苔。归时过著颜家巷,说与城南花正开。
亡国降臣固位难,痴顽老子几朝官。朝梁暮晋浑閒事,更舍残骸与契丹。
大茂玄都閟,他山拱万灵。风霆凛神化,河海尽襟形。
昴毕空留影,幽并未了青。追封王制变,僭祀世尘腥。
礼乐心虽切,烟霞骨有铭。长怀七十户,为我谢仙扃。
霄汉瞻佳士,公侯出异人。家声同令闻,文雅见天伦。
玄朔巡天步,危楼望北辰。燕王买骏骨,黄阁画麒麟。
妙誉期元宰,苍生倚大臣。蛟龙得云雨,雕鹗离风尘。
治国明公在,雄图历数屯。世儒多汩没,贤俊赞经纶。
开辟乾坤正,调和鼎鼐新。弼谐方一展,风俗尽还淳。
经济宜公等,泥涂任此身。尊荣瞻地绝,感激异天真。
交态遭轻薄,浮生有屈伸。嗟予意轗轲,抚迹独酸辛!
留滞才难尽,苍茫兴有神。形容真潦倒,世业岂沈沦。
倚著如秦赘,逢迎念席珍。壮心久零落,败绩自逡巡。
载感贾生恸,难甘原宪贫。邵平元入汉,王粲不归秦。
回首躯流俗,生涯脱要津。稻粱求未足,台衮更谁亲?
碧海真难涉,苍鹰愁易驯。君能微感激,何处不依仁。
定州古北门,作镇多英奇。如何郡学傍,独有韩公碑。
乾坤极厚大,运物物不知。堂堂宋三朝,斡旋公似之。
惟公玄默间,泰山已四维。天宇公之祠,元气非公谁?
郡人一何愚,而于公欲私。大者且勿论,绪馀犹世师。
千年阅古堂,谁歌郑国诗?徘徊老柏前,目送秋鹤飞。
悠悠五色云,怅望今何归。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