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碧磴到来幽,遥听潺湲落岭头。桃夹云泉环曲径,松围石室倚寒流。
禽声每集弦歌转,花气偏娇罗绮游。时把一尊苍翠里,何须东海问神洲。
世岂弃君平,君平自弃世。生阙希世资,讵符风牧志。
独抱羲皇心,卖卜成都市。垂帘日翛然,国爵屏其贵。
伊余偶乘会,一麾寄江澨。讼庭横高霞,质成澹无事。
因之问夫子,宁以章甫异。廓落非所嗟,沈冥有深契。
匣我龙唇琴,勿复奏流徵。要眇谐宿襟,不入郢人耳。
念此中徘徊,抑按从下里。[口聊}嘈聚樵牧,众惬心自鄙。
回轸谢群听,拂弦返吾始。河鱼云际鹤,旷世尚知己。
共恼河水情薄,教侬不到瑶京。却因冰阻逢双璧,情厚是河冰。
旅次因君忘旅,吾行吾欲沾缨。曲江春后逢酒胜,莫更惜君行。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