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天风吹铁冠,三吴秋水正漫漫。匣中星动剑光白,帆外霜飞江色寒。
鸿雁早传瓜步信,芙蓉还傍石城看。南都赋就应相忆,明月孤樽坐夜阑。
庭草惊秋白露垂,冰轮渐觉度河迟。光临凤阙清钟断,寒入龙庭画角悲。
天际几看鸿雁影,山中又老桂花枝。共知庾亮南楼夜,曾为勋名感鬓丝。
凌虚楼阁郁崔嵬,四望青山宿雾开。日上海关边色尽,天连沙漠雁声来。
仲宣赋就千年事,张载铭成一代才。怀古不堪空伫立,秋风吹鬓放歌回。
孤城有客驻征鞍,下榻今宵重鹖冠。叠嶂烟云当户暝,老槐风雨逼人寒。
开樽最喜天涯合,为郡偏忧塞上难。自信隐侯筹策定,肯教双鬓叹凋残。
参军逸气佩吴钩,烽火惊心又暮秋。乱后登临仍有赋,望中风景独深愁。
边隅树色空军垒,东北笳声断戍楼。应惜中原多猛士,几人相见话封侯。
燕甸苍茫乘晓发,汉旌缥缈隔河看。居庸北去天霜下,碣石东临海日寒。
八月边声驱战马,孤城秋色老材官。凭君一问云中将,此日方知报国难。
京甸秋高羽檄驰,可怜万姓半疮痍。当朝遣使忧方切,募士防边计未迟。
山气作寒侵道路,海风吹雪上旌旗。齐中还访穰苴辈,推毂论功正此时。
乱后相逢复几朝,使君行色动河桥。宦情千里清樽尽,国计频年白发饶。
驿道书通秋塞雁,海门帆度夕阳潮。鲁连意气须今日,此去齐城可更招。
凉宵力疾步莓苔,欲赋高秋愧楚才。白发祗缘人事老,黄花偏傍客愁开。
樽前独坐星河转,灯下悲歌风雨来。还忆重阳离乱后,故园惆怅一登台。
吴楚遨游鬓已斑,对人犹自说庐山。九江形胜来樽外,五老云霞生座间。
古洞月明今夜梦,满天秋色几时攀。何如早结东林社,瀑布声中任往还。
落落才名三十年,宦途华发转堪怜。独辞上国星随马,四渡西江月满船。
湘雁晚低彭蠡泽,楚云春澹豫章天。定知丰剑归君后,遥望长安北斗边。
天涯作客空成赋,岁杪还家未拜官。到日音书仍北寄,别时风物重西看。
云迷燕赵千山暮,雪满关河一骑寒。樽酒相期春草绿,好听鸿雁度长安。
世情满眼殊未定,之子相逢可共论。自是胜游疏客计,非关浪迹久都门。
雪中坐索梅花赋,月下还开竹叶樽。更约扬帆下春水,三江南去访桃源。
城上乌啼春雪馀,满庭寒色月来初。病当岁晚心方切,老向天涯计转疏。
湖海相知今夜酒,风尘一别几年书。可堪京国多烽火,王粲谁怜未定居。
黄云黯澹低神州,风雪晚来殊未休。春色连天变老树,寒光夺月明高楼。
初成谢赋此时兴,还听郢歌中夜留。二妙不来更秉烛,笛声凄断梅花愁。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