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垣赐老荷君王,山上篮舆湖上航。如此湖山昼游地,梅花开遍客还乡。
一代文章百代名,鼎司纶阁已忘情。近来熟理农桑计,似谪江南作稼卿。
泛雪吴航胜月槎,深深杯色照银沙。寒梅钟得平生爱,重是江南第一花。
玉树瑶山画里看,乾坤不似酒壶宽。醉来草圣三千纸,漫使人惊索幼安。
清游不放酒杯空,雪共梅花落酒中。玉带朱衣有仙骨,画船更在水晶宫。
黄帽归舟且莫催,雪山留客好衔杯。梅花况是堪题咏,今夜春城判不回。
西圃栽花愧老人,花枝不似老人身。老身虽被花枝笑,自有儿孙看好春。
玉莲小朵天香树,紫石阑前带雨栽。自笑老人无料量,要将年纪待花开。
半抱春寒薄染烟,一梢斜露曲墙边。东家小女贪妆裹,听买新花破晓眠。
粉合胭脂作晓妆,富于颜色吝于香。东风不肯全分付,相对梅华各断肠。
名牌新样紫牙刊,露重烟深正好看。却怪锦云低亚树,带风扶上玉阑干。
卖诗卖酒醉春城,破尽青衫白发生。四海固无知我者,错教啼杀树头莺。
分入深宫无出时,单于今日见蛾眉。干戈信仗蛾眉息,甘让他人买画师。
魫薄窗虚日映楼,杏花风荡玉帘钩。手擎妆盒偷微笑,红脚蛛丝在上头。
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韵友自知人意好,隔帘轻解白霓裳。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