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童引羸骖,路入苍巘去。深处有人家,鸡鸣白云树。
暮霰袭吟袍,夜火然枯竹。盎然坐春和,炉香芋初熟。
看松坐危石,瀹茗爨枯箨。振衣下山去,白云满幽壑。
西阳转林腰,水木愈清丽。归云不肯栖,浩荡弄山翠。
野芳韵幽襟,暄景逗春意。僧居白云深,清磬出林际。
薄云残雨晓天晴,暖翠浮岚入袂青。岸阁渔舟人不见,桃花深处水泠泠。
闪闪归鸦过别林,斜阳流水意沈沈。数声樵笛人何处,一路寒山晚翠深。
宴罢春盘转晓风,乾坤生意浩无穷。宿云新卷山前雨,元气淋漓万木中。
寒侵竹屋瓦灯青,独据枯梧兴似僧。落月推窗看残雪,梅花半树一溪冰。
帖帖平畴稻未黄,疏烟老树带秋光。山钟敲断前村雨,一两归鸦背夕阳。
竹屋青灯夜寂寥,十年江海鬓萧萧。兴来写尽梅花赋,月在寒梢雪未消。
鹤发峥嵘两鬓丝,白鸥相近久忘机。绿蓑带雨不垂钓,閒扫秋云坐石矶。
采撷芳甘岂疗饥,首阳千古怨斜晖。至今山下冰霜冷,不见春风长蕨薇。
幽梦初圆昼景长,黄鹂声歇燕飞忙。西轩过雨春云合,绿气浓薰笔砚香。
野梅香暖雪初晴,客子离居意似僧。欲策陈玄供醉帖,砚寒犹带夜来冰。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