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翰墨生涯,凄风苦雨声中过。客怀难遣,新愁又起,伤心还我。
雪色盈山。霜华照槛,归思无那。怅催人羌笛,饯行绿蚁,安排在,木兰舸。
还记初来淮左。看芙蓉、嫣红千朵。绿波深处,而今何有,夕阳烟锁。
落木声凄,抚弦韵苦,不听犹可!怕归鸿月夜,阑干有泪,向西风堕。
杏嫁东风,魂消南浦,别离情味莲心苦。梦中相见正依依,无端一阵廉纤雨。
睍睆莺声,呢喃燕语,听来都是痴情侣。柳丝欲借系香车,梨花落尽春无主。
往事如烟,浓香似雾,梦中犹作哽咽语。醒时池畔看鸳鸯,双栖曾记侬和汝。
豆蔻香残,酴醾春暮。当年人面无寻处。桃花有意笑东风,重来往事悲红雨。
独坐黄昏,听风雨、不堪愁绝。惊又是、铜壶漏响,银釭光灭。
孤枕未成蝴蝶梦,横塘转觉鸳鸯怯。怕明朝闲步意芳园,花狼藉。
碧桃看,红杏摘;徒想像,增呜咽。怎花不长开,月偏长缺?
欲趁东风归唁汝,恨无双翼生侬腋。却惟馀,凄绝断肠声,鹃啼血!
热泪沾襟,徘徊处、斜阳树隔。刚侧耳,征雁离群,杜鹃泣血。
廿载糟糠同甘苦,一庭花萼悲残缺。莫淹迟纵了虎狼心,凭猖獗!
会稽耻,犹思雪;匈奴敌,能无灭?请长缨直捣,黄龙宫阙。
生子当如李亚子,重光应望天边月。愿东风输信到梅花,增春色。
水丽潜溪,山巍南岳,杏桃遍植宫墙。叶甫成阴,花初含蕊,东风吹作红妆。
萼破发微香。怕清明雨骤,上巳风狂。压线生涯,忍听雏燕话雕梁。
客中夜更凄凉。怅星回北极,月转西廊。纵心有灵犀,身同彩凤。
梦回仍在他乡。晓起看鸳鸯。任双栖浅渚,稳睡南塘。
拼把鹔鹴沽酒,沉醉倚斜阳。
望重龙门,经传马帐,李桃争喜春融。久滞宜城,乡心常恋峨峰。
墨云渐压江头重,倚危阑、目送归鸿。忍徘徊,百子桥边,寒翠楼东。
重来已是伊人杳,怅缥缃尽毁,衡宇全空。旧日芳园,几曾剩有芙蓉?
伤情怕到荒城畔,盼夕阳、偏作嫣红。动愁怀,鸦噪寒烟,鹤唳西风。
栗陆风尘兴已差,黑貂将敝始悬车。踯躅马足关河贱,消瘦鸢肩鬓发华。
甘寂寞,怕喧哗,桃符新换几人家?屡惊夜雨摧蕉叶,休盼东风嫁杏花。
节序匆匆岁又除,一家团聚共围炉。已抛万里平戎策,且读东郊种秫书。
怀旧梦,觉今吾,春光颇称白髭须。嬉随竹马骑孺子,高卧茅龙让老夫。
风急云寒雁过哀,迟迟春信费疑猜。已闻葭管曾嘘暖,底事梅花尚未胎?
三径敞,一樽开,欢迎春色过江来。为沽村店新醅酒,特典荆妻旧凤钗。
细雨溟濛夜色昏,更愁急雪打柴门。乌须捻断余吟兴,红烛烧残剩泪痕。
横木槊,对金樽,冰结心头酒不温。十年鹤去无踪影,万里人归祇梦魂。
乡村多是野人居,筑得新庐傍旧庐。园种梅花兼种竹,室藏农器半藏书。
瓜满架,豆盈车,菜根风味胜鲈鱼。为看南陌莺花丽,却喜东篱麂眼疏。
廿载别乡园,乱后归来古木残。垂老怎知春有意,楼边,数朵梅花向我妍。
啼笑总无端,但觉孤衾梦不安。谁分跌伤成废疾,凄然,僵卧危楼已二年。
薄命是糟糠,卅载辛劳遍体创。年近知非勤不倦,堪伤!
骨瘦嶙峋两鬓苍。
鸿案喜相庄,人道贤良比孟光。诗颂笄珈宜醉月,称觞,酒与梅花一样香。
连日东风酿泞阴,通宵不寐强偎衾。病躯争奈晓寒侵。
服药未能疗痼疾,看花宁复动芳心?雨情云意两暝沉。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