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庭人静听寒砧,一片绿窗深闭。雨滴芭蕉风撼竹,作出暮秋天气。
橘绿橙黄,鲈肥蟹满,遥忆江乡味。故人何在,天涯有泪难寄。
回首联袂西园,踏青斗草,曲栏杆同倚。杜宇声声惊客梦,往事蓦教唤起。
玉笛慵吹,瑶琴罢抚,总是思君意。寸心千结,问君曾否知未。
雨纤风软春将半。春愁空逐游丝乱。辜负踏青期。游踪因病稀。
画梁双燕懒。花落闲庭晚。金鸭篆烟残。罗衣怯春寒。
山色淡何处,都在渺茫中。白云千缕万缕,忽现又还封。
如此风光休误,只合焚香煮茗,相对抚丝桐。古寺隐林杪,依约度疏钟。
倚危栏,舒远目,意无穷。乱鸦阵阵归去,鸟道暗相通。
岭畔丹枫落去,陌上绿杨调尽,晚节羡苍松。抚景一长啸,幽思付归鸿。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