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水滔滔七里滩,高情聊寄一丝竿。无鱼可钓浑閒事,脚底龙眠尽自安。
苔藓碑漫字断章,休将汉事费评量。兴亡付与东流水,留得荒祠一瓣香。
双台绝壁锁林霏,每恨跻攀足力微。今日重来问鸥鹭,绝无人迹上苔矶。
观风祠下谒先生,隔世相知重感情。归向中州诸老说,且休拈出此山名。
误逐桃花去访春,当年犹有种桃人。相逢休问秦时事,世上兴亡又几春。
洞里栽桃不记时,世间秦晋是邪非。落花落地青春老,千载渔郎去不归。
牧歌樵唱自朝昏,白首何曾出洞门。一度草青添一岁,如今世代长儿孙。
草浓阡陌眠黄犊,沙煖汀洲浴翠禽。一径梧桐花落后,半江春水绿阴阴。
世事兴亡千古意,山花开落几番春。年年惟有岩头月,照尽今人与古人。
斸尽青瑶补缺光,暂持玉斧下青苍。相逢一笑乘鸾去,颜色犹疑在屋梁。
一枕黄粱透梦关,独留蝉蜕在人间。有时欲见公颜色,木落枝枯月万山。
远公招不到渊明,莲社千年迹已陈。莫道先生曾傲己,如今更傲世间人。
南山有路滑如苔,多少人从半岭回。不是老僧空傲世,世人自不上山来。
春水连天雨载涂,春江无处认平芜。茫茫世路风波恶,留得湘潭橘渚无。
偶出山来得半閒,桃花落尽水潺潺。早知人世多风雨,只好当初莫下山。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