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语长天晓,扶筇出翠微。山高见日早,地僻到人稀。
薜荔寒垂露,菖蒲绿上衣。下方烟渐起,吹不到柴扉。
朵朵枝梢雨后斜,高秋颜色为谁奢。自来玉质同新雪,漫改红妆傲晚霞。
心里未乾千点泪,水边遥听数声蛙。罗城自古多奇种,何日传来处士家。
策杖东山下,微风驱积烟。言采九节浦,行行古涧前。
沿流入深谷,飞瀑泻云天。众壑分洪流,下有大乘禅。
高人自来往,所乐非徒然。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