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芙蓉不染沙,林塘谁□并头花。孤根色拥貌姑雪,两蕊斜悬□浦霞。
明月叶浓露欲坠,清风香透日初斜。休徵□□无消息,几对南薰望太华。
合浦移来第一峰,琼枝玉树蔼春浓。金银阙驾三千界,翡翠图开十二重。
片月长侵云外白,三花遥映日边红。登临漫有泥霄意,笑向山灵问化工。
乔岳淩空倚国西,葱葱佳气拂红霓。天回宝盖星辰近,地拥峡门万象低。
池上寒云浴白露,台边丰草啭黄鹂。谠言一脉高山在,此日磨崖作胜题。
水云渺渺日沉沉,谁识渔翁出世音。一调江湖浑是古,几般感慨尽如今。
浪添矶石杂鸣玉,月浸竹竿敲碎金。最爱烟霞得趣处,无端风雨足归心。
幽径烟深木叶斑,采樵人唱几重山。松梢倚日悬柯影,石乳临风湿汗颜。
豺道共噫任去住,蝇头一咏自馀闲。归声忽送桃源口,犹有渔郎相和还。
玉舄飖飖去不归,岩前明月自依微。风吹洞口钟声远,露湿峰头鹤影低。
正向虚中想是白,翻因圆处觉生亏。苍茫莫问仙凡事,一醉江头赋采薇。
乌石旧传一酒星,犹看□气□青冥。味分河汉能为醴,清比沧浪可濯缨。
红杏春泼思玉液,梧桐秋老望金茎。明时共沐恩波厚,满道壤歌带醉听。
南山凤去已无踪,尚有低吟墨里中。一自梧泉衍九仞,至今菽水重三公。
石栏疑积千春雨,清影犹摇万里风。遥想台州最胜事,渊源长自道之东。
笼葱曙色翠微鲜,白壁青天望欲连。紫府光浮辟关外,青霞霭近蓬莱边。
勒文不数阳台赋,徵瑞应书鉴物篇。自是熙年深雨露,江山万里满云烟。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