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此荒郊菊,著花殊未迟。自营淡生活,肯傍小藩篱。
无意酬佳节,从渠笑丑枝。轩窗劳点缀,相对有深期。
先生挥笔鬼神下,俯仰东坡双井间。别有微凉入肝腑,尽收奇气到江山。
寒潮春梦初来雨,众绿成围独闭关。便欲袖诗湖上去,市尘尽处一庐闲。
引泉种菜度年荒,上树黄鸡爪咀强。倦拥村书无限好,稍谈家国不能长。
晚来巾袜有霜意,何处钟鱼报夕阳。商略新篇未知去,还分松火破苍茫。
斜阳墟落照荒芜,袖手愁看郑侠图。细数炊烟几家断,来寻净土一龛无。
丛祠篝火惊难定,败柳栖鸦景便殊。即此行难居未可,采菱斫笋一相呼。
门掩斜阳地已偏,邻墙蕉叶有馀妍。照人翰墨元无敌,好古肝肠剩此颠。
诵律读书真可老,题屏写扇已能传。昭琴诗句劳雠校,各抚残编一惘然。
深夜沿湖却曲行,鸣廊春雨了无声。但看静水烛眉鬓,不信黄泥污月明。
欲报新晴急搜句,已成陈迹却关情。可还回望苏端宅,墙草庭花尽意生。
许逊生辰一路香,入云歌吹杂晨装。便知扶病趁残月,不及挟书眠早凉。
预想归时梅正放,来寻遗迹径全荒。栖栖始作他乡客,一角池楼尚未忘。
匆匆簿领负良时,犹及残秋折屐随。异地风光艰一笑,故山兄弟正相思。
遥知插鬓茱萸好,但见经霜枣栗垂。邑有流亡宁缩手,还期濡沫到寒饥。
铃语凄清搅夜眠,归思偏发麦秋前。众雏含笑亲应健,花萼留风诗可弦。
透甲笋香知饷美,缄书箴石接灯妍。吟魂每抱明蟾影,映取西堂晓梦边。
不用箯舆试腰脚,才苏肺叶负村醅。暂分清景三弓地,了却官书一研埃。
吹鬓松风欲成梦,鏖窗飞瀑何处雷。看山问主殊未厌,稍觉凉深钟又催。
飞青落翠属吾曹,况是濂闽化所陶。酬对岂真如我懒,评量始欲腐群毫。
无多县北县南事,莫惜看山看水劳。家酿满瓶元不负,未须慈母望归舠。
偶随樵担过山家,橡栗成蹊静不哗。饮水读书真一乐,褰裳冲潦更无车。
乱馀颜色翻疑好,霜后芸苔殊未芽。种木十年端不易,固应冰雪战槎桠。
闲挈湖光坐石根,塞衢烟艇几家存。茅飘野水屋何许,树压浮萍村有痕。
坐惜川防成壅溃,欲依晴雨问烦冤。高寒莫便相呼去,挂眼流亡恐更繁。
海天泼墨此何时,分枕江流乱岂宜。寒月窥人殊可念,清霜著麦未为迟。
难偿两税孤三径,已秃千毫怯一诗。寄字从须待乡客,为传亲健慰离思。
长松青翠入须眉,想见渊明独坐时。乡里曾传五君咏,名山自写一家诗。
寒流积雪门相对,京洛江湖家可移。我愿诗清真彻骨,会淩绝顶访茅茨。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