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涨凝寒菰叶齐,推窗独对万鸦低。我行已在匡山外,午梦还应误向西。
计时君已不多留,及此留人始欲愁。但乞茅檐三日雨,莲波万叠阻归舟。
泼墨顽云雪未成,同来物外结诗盟。他年重觅留题处,可有轻尘扑面生。
蔬饭相招佛阁清,寒山原不近诗名。何时为我琴横膝,并入松风万壑声。
八方澒洞正何时,欲就长谈意可知。应摄荒寒入诗句,晚窗冥坐一灯迟。
东征儿去值秋残,寄得书来雪满山。应挟四明排闼入,千峰万壑照苍颜。
已得看山十日闲,每从幽处写诗还。可能冲雨如前约,同看溪南未尽山。
深夜街衢电火稀,琵琶亭畔语依依。江天月色凉如许,想抵金城正授衣。
种树书多信手翻,好栽新柳傍河滩。江头枫接河滩柳,从此春风度玉关。
楼亭渐远苏圃横,欲园未园林樾生。农事方兴不归去,我懒倘使乡人惊。
人间何处外尘湫,片时佳境随探讨。汉书犹在蔬已荒,绝忆辛勤锄菜老。
公昔长安居,尘土净如扫。斜街草树香,夜色犹娟好。
邻曲夜夜来,谈诗忘达晓。归来及乱馀,献典闭门草。
贱子负笈游,年来气枯槁。偶读近代诗,奇瑰忽惊倒。
欣然动诗兴,含毫情转邈。写质先生前,所采颇不少。
谓我于时贤,佳处饶探讨。望我意为主,然后求词好。
细读才恍然,孤灯出幽眇。抠衣欲往从,寒波隔闽岛。
急装赴晚渡,赖是新月生。篙师怪我顽,轻与长飙争。
跳波忽化雨,沾衣凝作声。感此舟一叶,孰若吾生轻。
时危谣易盛,念母心怦怦。不惜颠簸苦,但伤老泪倾。
谁为照肝胆,两三寒星明。
奇肱有时来,飞鸣绕江址。居人各走匿,顷刻成荒市。
瓜园接城东,移居赖有此。叶稠瓜欲熟,浓绿缀黄紫。
巨弹或堕空,烟焰迷尺咫。深藏幸无恙,棚架疑可恃。
千万亿卷归空虚,汗牛塞屋犹其馀。尘积虫饕亦徒尔,谁复一一为爬梳。
纵使爬梳我何得,闭门琢句聊自娱。意之所适遗巧拙,四时花供千于喁。
如何焚去不自惜,权当败叶堆茶炉。便将生计付馀纸,区画出入行疏疏。
料量盐豉亦不易,未知勤家了债无。可能预储沽酒费,万愁消尽春风初。
一水犹粼粼,保此宁非幸。估船不肯来,世乱境尤静。
排闼二三辈,招邀到孤艇。延缘无尺苇,补以荷万梗。
是中熟经过,清景入毫颖。前赏真成梦,到眼略不省。
稍闻笳吹音,示之暇而整。兹游或有益,岂能尘虑屏。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