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番佳节两中秋,三五团圆月复留。镜里前身今细认,天涯旧迹此重游。
仍教桂影添诗思,又送蟾光入醉眸。远指清辉加减处,依然题句上层楼。
玉枕山中别有天,灵泉流火几千年。杖头日近回峰接,足下云生古洞连。
鸟宿疏林巢对月,猿啼深坞树拖烟。钟声直透三清境,举首徘徊兴欲仙。
石径盘旋策杖迟,新岩却比旧岩奇。层云远绕迷身际,万壑皆低俯首时。
露竹频看抽稚笋,春花自放古虬枝。蓬莱有路无穷景,人入林中鸟不知。
半积阴功半读书,乾坤到处是吾庐。逍遥莫把尘牵住,洗涤聊将志畅舒。
有酒醉眠明月窟,无吟含笑白云居。此身曾作登瀛梦,今日閒来看太虚。
混元一气界三千,日月流行转大天。动植飞潜循自性,人生代谢几多年。
惟留品节名长在,空费英雄策万全。世事做完空手去,后身未了续前缘。
野旷天将晚,山边白鹭飞。池塘春水绿,渔父未曾归。
瑟瑟寒风起,秋鸿声不已。斜窗月色明,塞外人千里。
晚村绿竹自萧疏,犬吠声中野老居。一笑相逢曾识面,谁知托迹半樵渔。
夕阳西坠半孤村,鸟语声中树色翻。牧子横牛吹短笛,閒来坐看菜花园。
园中种植地瓜多,野菜青青暮色过。地在城西三里外,茅庐聚首乐行窝。
英雄佩剑决从军,尽日谈兵不论文。韬略夙储诸葛亮,谁知犹叹国三分。
六桥烟景最宜诗,天竺飞来峰更奇。好是苏堤杨柳绿,明朝载酒与君期。
立身海上钓鱼台,尽日潮声去复来。漫说渔翁能遁世,风波满目打难开。
搔首踟蹰散发时,刀光皎处鬓如丝。吕仙妙术今犹在,留作工夫世上奇。
玉盏金盘霁月天,深宵醉向好风前。沙明水净神清冷,不染纤埃便是仙。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