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作如尘似梦看,残春曾此一停鞍。能迎三十年前客,只有参天竹万竿。
一山途四出,晓日正当头。好鸟背人立,清泉择地流。
雾归僧阁暗,云出寺门浮。半晌沿林走,偏忘路阻修。
一雨园林足,泉声百道来。夕阳明螮蝀,高阁暗莓苔。
燕绕横塘楫,鱼窥曲水杯。古藤应识我,亲见五回开。
到来青历历,七十二峰巅。骇浪鱼先拜,惊雷鸟已颠。
水声摇短梦,风色眯长年。昨夜前山雨,茫茫笠泽烟。
太华三峰外,兹峰亦削成。空青无雾障,奇秀与云争。
直柏当胸出,初阳贴掌生。此江清到底,照影亦分明。
昔日公孙瓒,临岐祀北邙。潸然感先德,忘却在殊乡。
烛借穹庐火,牲求牧泽羊。荒寒一瓯雪,聊抵奠椒浆。
初三花发槛,初五月窥门。楼小难藏影,帘重不隔魂。
蛛丝黏镜湿,鼠泪滴灯昏。笛忆参差响,书摩宛转痕。
破晓帘前望,园荒绿欲齐。春知来路阔,天觉过墙低。
惊笋有时折,野莺无数啼。萋萋一坡草,踏尔过桥西。
十里巢营树,春深客到初。上楼人影瘦,灭烛雨声疏。
隔岁书犹读,齐年发共梳。庾郎贫正甚,同此食园蔬。
晓色入深港,停桡问古原。人稀杨柳密,村僻鹳鹅喧。
不雨思祈社,无年学灌园。朝歌尔何意,隐隐度崇垣。
少贱犹能役,亲衰不近名。避人来九日,为客起新正。
土俗寒偏寿,天心雨亦晴。无嗟村落酒,一醉感秋情。
频悲寒序促,那复值兹晨。人意怜迟日,吾生重早春。
川原看气始,草木辨根陈。白发还多病,踟蹰强饭身。
五世还支子,全家问悯孙。野花生墓阙,古柏及祠门。
朴塞吾宁忝,渊源系觉尊。所亲欣絮语,灯火入前村。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