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忧堪贳酒,况复对黄花。官罢人同惜,家贫我自嗟。
夕烽南海火,古戍北庭笳。何日销兵气,吾生幸有涯。
孤愤填胸怒不禁,一阳安得退群阴。有怀报国知何日,无力回天剩此心。
草欲当风惭弱质,葵思向日抱愚忱。举头阊阖高千丈,路绝丹梯迥莫寻。
驿路回旋弯复弯,崎岖不惮屡登攀。云拖雨气横过岭,风卷滩声倒上山。
画意诗情随处见,乡愁旅恨暂时删。千重峻阪前途阻,何日仙霞返故关。
野旷烟昏月未升,波心夜泊旅愁增。荒洲戍近先闻鼓,远浦舟来但见镫。
拍岸风涛流滚滚,隔堤云树望层层。唐家旧镇今何在,翘首江天叹废兴。
大海西风烽火收,佳辰与客上僧楼。残年屈指犹余几,行乐无时况觅愁。
风翻轻浪碧悠悠,两岸桑林送客舟。莫讶此间风景异,水光山色近杭州。
无名何必求,有名何必避。有名与无名,皆我身外事。
天地生我身,与众原无二。悠悠流俗中,何劳自矜异。
今朝有酒钱,正可谋一醉。醉后欲题诗,迷离不成字。
独立众山顶,乾坤一望收。九州皆在眠,四岳尽低头。
日月窗前涌,云霞槛外浮。何时重策杖,岩壑遍登游。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