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晓仆夫催,芙蓉万叠开。露漙花树重,路转烛光回。
马足悬崖瘦,猿声带月哀。山深无俗驾,何事客频来。
独立苍茫湖上台,千家烟火隔蓬莱。船依古岸渔归晚,花落孤山月满苔。
彭蠡平分红蓼渚,匡庐半入白云隈。酒阑不尽当歌思,徙倚东风未易裁。
城头百尺神仙楼,湖上一点君山邱。逃虚客来览此胜,吹笛人去今何秋。
三湘苍蔚杜若老,九马踯躅鱼龙愁。凭君有酒且尽醉,莫使心与身为雠。
磴道攀缘谒帝扉,脚跟斜傍五云飞。天临万仞开玄宅,地拥千灵护紫微。
幻梦始从三昧觉,青山今有几人归。骑羊东去罗浮近,独倚天门笑拂衣。
忆汝频年恨未平,楚天双眼泪如倾。丸中自是成今古,梦裹那知有死生。
家计尚馀儿女态,寒暄犹复弟兄情。觉来抚枕浑无赖,惆怅翻令百感并。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