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镜照颜色,不回桃李春。因思少年日,如作梦中人。
此去化无巳,后来看岂真。飘飘出尘气,难与映麒麟。
少小爱桑麻,农书凡几家。圃栽常抱露,池步屡逢霞。
青粉衣沾竹,红烟盏媚花。山图还种药,不遣鬓生华。
花苑开茅屋,相如四壁空。囊怀季子剑,门倚吴王宫。
竹色迎云白,槐阴弄日红。时愁咏梁甫,抱膝拟隆中。
山姬初镊白,明镜忽看霜。玉酒情翻切,青精意不忘。
接罗浑欲映,花鸟自堪伤。安得除衰老,仙台想作郎。
吴苑一丘卧,黔生恒宴然。浮云不寄览,芳草自为年。
镜发空销绿,文心秪抱玄。时攀古人迹,悽怆眺山川。
灵雨洒芳澍,柔桑低绿枝。煖闺看蚁候,晓閤把筐时。
吴俗新开业,邠风旧咏诗。敝裘惭季子,赖吐玉蚕丝。
檐头滴九月,枕上听孤灯。木叶沉多少,霜钟鸣未曾。
故茅初识漏,新谷忽愁升。嘶马门前过,令人感夙兴。
带月飘晨寺,和鸡动晓城。衣冠催共起,车马警孤征。
忽破林峦静,殊添枕簟清。他乡有愁客,应自泪残声。
孤亭横曲沼,高树挂轻萝。鸟下如窥户,鱼游不避荷。
独留苍竹醉,閒与碧山歌。寂寞北窗夜,时时明月过。
敞阁萝风入,泠泠吹素弦。云中回紫凤,露外泣寒蝉。
宛亮澄林气,凄清下羽仙。开衿纳行月,玉树自堪怜。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