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竺曾闻古刹名,万峰丛处隐林扃。白云惯识衣冠面,长傍阶前故不惊。
登高须上最高峰,万里罗浮影更重。久客不归秋欲暮,两人相对看孤鸿。
大隐屏西忆去年,互萝苍径曲肱便。何时再住栖霞顶,共看齐州九九烟。
碧云长护紫芝芬,小阁峰头却忆君。社馆春来风日好,杂花啼鸟候词人。
青烟袅袅接遥峰,万木森森翳碧空。迟尔南楼同避暑,白莲开遍荔支红。
窅然天地起玄思,浴日亭边忆汝时。此去蓬莱知不远,金银宫阙碧参差。
羽驭飙轮何处依,归来应与稚川期。罗浮月色明如昼,万树梅花开雪扉。
曾着烟蓑下九洲,共将心迹蔑羊裘。湾前钓得鲈鱼脍,十月山村酒正篘。
几年山馆住栖霞,八十雪僧共一家。夜半迦陵音大切,满空寒翠落天花。
天从北极中央见,月向群山到处明。翻忆廿年观海意,榕阴高卧听潮声。
曾共移居卜筑心,携壶相问数相临。何当跨鹤同归去,翠竹桃花春正深。
白云高并阆风台,花竹阴阴护径苔。重忆石池曾觅句,惠莲群从总多才。
文砌疏棂曲径依,淡烟芳荫堕游丝。石池无限桃花发,飞去黄鹂唤子规。
寻春须是及春时,红紫千山映酒卮。莫待春归却成恨,冱林溟雨漫霏霏。
十年荒徼尚留名,阅尽风霜见老成。旌阳剑气应常在,为扫妖氛答圣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