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水东流宋社移,中郎名字日星垂。精神翰墨犹生气,想见彤庭赐对时。
端明书法继钟王,佩玉琼琚在庙堂。见说当年推第一,米家应自笑疏狂。
美人手持白纨扇,画出亭亭竹数竿。为爱此君心事好,最宜炎暑最宜寒。
能画故人今不见,空馀翰墨寄高情。何时归到螺江上,共倚琅玕听凤鸣。
雪压筼筜翠叶低,文禽声寂不闻啼。上林春好无情到,荆棘丛卑只共栖。
翠竹寒消雪未收,双栖梦醒更何求。君王六合皆灵囿,饮啄飞翔得自由。
蔬茹甘香可疗饥,莫云长是在茅茨。调羹宝鼎挥金椀,肉食曾无厌饫时。
吾伊声断熊丸胆,灯火烟消墨篆帷。不但古人有贤母,看碑挥泪痛慈闱。
去年曾到烂柯山,看着残棋不肯还。自是太平舒化日,神仙都只在人间。
群芳摇落尽凋残,唯有孤松耐岁寒。为道沧洲深雪里,独留苍翠与君看。
石上青松百尺长,松花落涧水生香。丁宁樵斧休戕伐,留待他年作栋梁。
修篁解箨出林梢,劲节扶疏长凤毛。伫看他年坚似玉,裁竿东海钓金鳌。
桂树团团翠欲流,灵根原自月中求。东风吹动黄金粟,散作人间富贵秋。
潇洒寒梅吐玉葩,暗香浮动老仙家。应知鼎鼐调羹味,几向园林傲雪华。
令子能书逼右军,新诗妙墨总超群。明朝又向江头别,遥望文星隔五云。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