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秋两得平安报,读罢寒暄喜不胜。花底振衣清似鹤,灯前书字小如蝇。
蜕仙道骨无人识,博士官衔自此升。江上莼鲈好时节,岂无清梦到吴兴。
今年九日无一钱,杞菊满院秋娟娟。闭门不出何所作,抱膝长吟真可怜。
城东买竹欲移屋,溪上种秫空求田。馀生饱吃广陵饭,更拟作诗三十年。
千里旌旗接轴轳,王师日久费供需。秪知天下金如土,岂谓人间米似珠。
此日论功犹受赏,何人报主肯忘躯。讵无执法如公者,能上封章亦丈夫。
老来正赖君医我,客里那知我哭君。人世百年修短定,江城一日死生分。
锦帆泾上谁家屋,龙井庄前处士坟。魂魄东西招不得,杏花村落雨纷纷。
三月雅集未知还,况复夕阳犹在山。金刀刻字碧筠上,玉卮行酒青松间。
三年不见兵马息,一日且放吾侪闲。桃花杏花正无数,明朝更约来东关。
宫官比日盛才贤,寮寀光华得妙年。东禁总分清切地,前星偏近紫微天。
朱研玉斗时开宝,香热金炉晓奏笺。朝觐从容问先世,鄂公忠孝是家传。
江水东流去不还,几人不老似青山。九洲目断苍烟水,万古魂销落照间。
石上鸟啼松树合,水边人羡柳花闲。更容野客重携酒,为报园翁莫掩关。
自笑东园数往还,年年诗债积如山。身游紫陌红尘外,心在青天白日间。
说剑谈玄俱是错,焚香酌酒不如闲。先生自是知几者,莫放声名动紫关。
城郭犹存铁瓮基,英雄曾此重藩维。天连故国山为垒,地设长江水作池。
西府尚凭东府壮,今人不让古人奇。津亭我昔经行处,目送风帆有所思。
万重玉帛会蓬莱,先报中吴进表来。内使传宣催引见,舍人当殿拆封开。
干戈载戢龙颜喜,正朔重颁凤历回。却袖天香上归骑,定分春色到苏台。
霜落平原百草乾,出门何处望朝端。山林白发相逢晚,风雪沧江欲别难。
使命岂辞行地远,圣恩还复与天宽。群公定问君家世,能为苍生远祖安。
画省归来驿路长,玉荆传道石田荒。一春对酒悲时事,四月乘槎过海洋。
杀贼岂图金作印,转官行见绣为裳。孤城民瘼思苏息,回首纶音赐宠光。
翠竹白沙江上春,主人应喜得西宾。邻翁送子去就学,野老引孙来拜人。
夜几看书红蜡短,晓盘供馔白鱼新。边尘不到沧州上,我欲相从一问津。
芍药花开江雨晴,几时重作看花行。松间携妓从教俗,竹下留宾也自清。
一夜春愁无处著,三分月色为谁明。贫家亦有琴堪典,好把平生意气倾。
应辟江南肃政堂,君才十倍宪诸郎。先公向已乘骢马,多士今还睹凤凰。
祖帐晓开山木霁,官船夜泊水花凉。三吴民力诛求尽,当为明时振纪纲。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