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钟山万虑消,虚空楼阁翠岧峣。金陵郁郁帝王宅,天堑悠悠南北朝。
月满石城秋似水,风高淮浦夜生潮。未应便作乘芦去,且听仙人碧玉箫。
路入西山窈复深,法筵应有圣僧临。两峰塔影天垂盖,千佛林光地布金。
牛笛倘逢圆泽语,龙宫还见阆仙吟。空中曳曳藏云洞,水乐泠泠奏八音。
浮杯东渡海门潮,鹫岭玄关路匪遥。十载江湖曾惯历,五山风月自相招。
呼猿洞口行双涧,放鹤亭边入断桥。直到妙高峰上望,昙华天雨满烟霄。
堂搆新池上,閒来放浩歌。阳春元寡和,夜月许谁过。
三春惊过半,霪雨洒窗西。鹊脑添炉炷,春鸠隔树啼。
花落东皇暮,春江深复深。双柑携向客,斗酒听鸣禽。
玉树耸长空,琼瑶万壑封。夷犹冰镜里,诗思灞桥东。
避暑到重阴,奚奴挟素琴。南薰时自至,灌木响鸣禽。
岩曲泻鸣泉,风花万树妍。支筇连袂去,踏草兴悠然。
趺坐傍云根,圆空慧性存。法华堆自展,难与世人论。
选胜野桥边,疏松似鼓弦。亭幽当水曲,林际起秋烟。
天清一棹远,枫老叶如花。溯到芙蓉渚,遥空见雁斜。
琼瑶天半耸,风急六花飞。寂寞无人境,孤舟傍钓矶。
秋净山如拭,江清一棹横。挂帆延暮眺,趺坐待潮生。
寒江一棹远,接岸板桥斜。独往乘幽兴,何妨去路赊。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