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霜开欲尽,草阁已深秋。物色时俱化,年华水共流。
庭螀寒入户,寒雁晚横楼。知己何寥落,清灯感旧游。
晓寒春袂薄,夜雨过山家。翠合一庭草,红销半树花。
娇莺迁木蚤,轻燕入帘斜。稚子闲挑笋,诗僧正煮茶。
西风吹细雨,短榻怯青绫。多病如衰老,清闲似懒僧。
灶留烧药火,窗废读书灯。江上芙蓉发,看花策瘦藤。
倚杖出岩扉,秋入荷衣冷。清风吹柳条,素月照松顶。
柳暗花明春雨天,鹁鸠声里一归船。重游已是十年后,为问人生几十年。
日涉东西园,乐意随春长。梅花暗香雪,风细月复明。
林亭晚更幽,山鸟时一响。地僻寡朋从,兴至每独逞。
平生疾病淹,乃得脱尘鞅。著我丘壑间,乾坤任俯仰。
涉江采芙蓉,碧水荡轻桨。日夕罗衣单,露下秋逾爽。
天空飞鸟尽,云敛水亭敞。山色堕雕阑,奚光动朱网。
故人能爱我,百里重来访。江干驻清节,长虹落书幌。
夜久独吟啸,天风吹月上。
山中五月不知暑,午窗梦揖巢与许。起来洒洒竹风吹,满地落花莺自语。
城中酷暑金石流,驰马汗血不少休。富贵致身真自娱,何如蚤向山中游。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