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偪仄去,两山高插天。云移林忽断,树迥日低悬。
猛虎窥行客,寒猿咽涧泉。残钟来古寺,旅梦淡于禅。
钟声百八出疏寮,霸业峥嵘转瞬销。宫阙何年开法刹,河山终古咽寒潮。
光摇珠海东西塔,梦断罗浮上下桥。欲觅南能论兴废,菩提叶落影萧萧。
宿雨全收日正晴,微风不动碧波平。舟从石罅盘旋去,人向山腰宛转行。
几曲烟村横酒旆,一江云树曳蝉声。客中饱食浑无事,卧听滩涛数驿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