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阊门外柳千条,驻兰桡,度凉宵。可惜凉宵,都付与无聊。
试唤吴娘歌一曲,风又起,雨潇潇。
双鬟低映烛光摇,似花娇,最魂销。今夜魂销,明日隔枫桥。
城上乌啼催酒醒,人去也,自吹箫。
铁瓮城开,何处是,紫髯天下。流不尽,英雄遗恨,寒涛激射。
双桨吴船轻似燕,千寻浊浪高千马。看危矶,径转妙高台,山如画。
骤雨歇,长虹挂,风渐紧,云成赭。唤江妃,起舞鱼龙悲吒。
瓜步洲边新月上,茱萸湾口孤帆卸。听寺楼,钟鼓落篷窗,无眠夜。
如此江山,尽容我,舵楼吹笛。有谁更,击冰夷鼓,鼓湘灵瑟。
樯橹灰飞风郑箨,英雄事去沙沈戟。问月明,何处是扬州,寒潮拍。
桑海换,蛟宫泣,城市远,鼍更涩。荡鳞波,万顷送迎残客。
香雾云鬟归梦冷,金支翠羽诸天寂。望故国,只在去鸿边,无消息。
独有嫦娥,不笑我,青衫依旧。正相伴,寺门乞茗,野桥沽酒。
小隐竟成丁令鹤,学仙羞逐淮王狗。趁夜凉,来叩远公房,惊而走。
莲座倨,峦狮吼,松径僻,骄骢骤。只维摩,病瘠见人摇首。
身贱自遭奴隶薄,心闲好与溪山友。怪秋坟,鬼听忽揶揄,颜之厚。
脱叶辞萤,凉波送雁,系船野岸疏林。望重城静锁,听断续寒砧。
且随分江湖落拓,二分明月,闲到如今。谩多情、红袖琵琶,弹破愁吟。
竹西旧馆,太荒寒休去登临。纵画舫垂灯,朱栏唤酒,都是伤心。
我亦风流秦七,青楼远,有梦难寻。剩隋堤杨柳,吴霜染得秋深。
断潮流月去,柁楼碎语,侵晓挂帆初。一行沙上雁,又被西风,吹影落江湖。
红墙渐远,拂征衣自叹清臞。最凄凉疏萍剩梗,飘泊意何如?
愁余!黄花旧径,修竹吾庐,是离魂来处。料此后诗边酒冷,梦里灯孤。
停船莫近投书浦,况路长容易无书。归便早,今年总负鲈鱼。
橹声约住回澜,夕阳残。人倚嫩凉船尾小红栏。
歌一曲,横波绿,向谁看。香压鬓云斜插折枝兰。
征铎郎当,点轻衫露凉。卖酒人家未起,残月在,柳梢黄。
行装,诗半囊,梦回思故乡。秋到屏风关外,吹一路,野花香。
旅魂惊,正鼋鼍催浪,彭蠡暗潮生。隔浦疏林,沿江败苇,萧飒齐作秋声。
压篷背、颓云似墨,洒一天、凉雨雁纵横。戍角初吹,村砧渐远,渔火还明。
何事流连吴楚,叹销磨多少,风月凄清。倦枕支愁,寒衾贮梦,客路到处伤情。
想今夜、孤舟漂泊,更有人、楼上数残更。应是玉钗敲断,难问归程。
更不须携酒看黄花,凄凉胜游稀。但苏翁圃外,藏鸦细柳,相对依依。
回忆西湖旧梦,秋水浸渔矶。今日登临地,风景都非。
自折茱萸簪帽,叹沈腰瘦减,泪满莱衣。况天涯兄弟,不似雁同飞。
误江楼玉人凝伫,盼归舟、我尚未能归。休怅望,有栏干处,总是斜晖。
界斜红飏出晚晴天,相看转凄然!甚匆匆只是,横催雁阵,低照鸥眠?
树外山眉衬黛,远道草芊芊。一段苍茫意,都付樊川。
汉阙秦宫何处?送几声画角,吹老华年。尽欢游长好,到此黯流连。
倚江楼玉人凝望,带西风、帆影落窗前。愁无限,近黄昏也,新月笼烟。
荥阳屯候,拥犀渠十万,贩缯人也。今日黄城余旧垒,风雨卷旗飘瓦。
垓下追兵,颖阴封爵,功亦韩彭亚。将军已矣,废祠谁奠杯斝。
忆昔此地连营,临江百雉,战鼓寒潮打。回首断烟衰草外,空有荒池洗马。
入粤弓刀,平吴岁月,且听渔樵话。女墙犹在,乱乌啼破秋夜。
市门再见,似千年元鹤,暂来华表。一尉居然称吏隐,从古神仙官小。
丹井泉深,石幢苔冷,绝壁衔残照。山中匣剑,夜寒犹自孤啸。
叹息狐鼠从横,论奸抗疏,心岂无廊庙。玉马铜驼惊转眼,愁望五陵烟草。
岭上吹笙,云闲飞鸟,携手成同调。最怜佳婿,羊裘六月垂钓。
神州圣铁,铸东南底柱,地维穿破。井沸生澜通海气,中有老蛟愁卧。
八索钩连,孤根撑拄,不许狂涛簸。霓旌羽节,至今灵庙犹妥。
我欲试探重溟,螭文手拓,只赤风雷堕。斗剑星红蟠殿壁,十二洪炉剩火。
挂屩遗枫,游帷旧观,历劫难摧挫。五丁惊诧,浮州万古长锁。
千年杰阁,笑三王以后,都无文笔。幸有西山看不足,天外修眉漾碧。
凫渚云迷,龙沙草没,俛俯成今昔。阅人多矣,帆樯倚槛如栉。
可惜蛱蝶飘零,故宫罗绮,雨打栏干湿。莫望蓼洲东去路,愁入江楼夜笛。
胜地凄凉,倦游飘泊,乡泪频沾臆。马当风驶,几时一送归客。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