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鱼虫老著书,一生冷淡笑迂儒。何当马上提三尺,去作凌烟大丈夫。
潇然一枕北窗凉,唤取樵青发嫩香。净洗西州羊炙口,要看妙语落冰霜。
此君风度固萧然,谁解招邀到此轩。要识维摩真面目,支离瘦骨寂无言。
干戈险阻恃河关,祸乱相寻一转丸。千载太平归有道,牂牁青海尽衣冠。
诗书千亩浩从横,蚤岁勤劳费笔耕。纨裤儒冠定谁饱,年年妻子笑谋生。
穷年兀兀究遗编,圣处工夫也自贤。政苦齑盐食不足,诸生毋诮腹便便。
笙箫声断一杯残,翠袖云鬟共倚栏。要藉馀阴清晚醉,酸寒莫作子猷看。
一时相见万夫雄,蔓草荒陵剑甲空。争战百年无处问,高城弦管正春风。
目断河梁有许愁,人生离合最悠悠。遥怜别夜登临怨,不减清秋燕子楼。
飞步临风亦快哉,雌雄何苦赋兰台。只凭一弄渔舟笛,唤得凉飙渡水来。
长波浩渺拍青山,细雨蓬窗一觉眠。但向急流能暂止,从他蛟鳄怒垂涎。
卷落银潢天汉涯,坐观河伯势雄誇。游人不识支机石,拟向津梁问客槎。
波光山色雨溟濛,粉雉红楼杳霭中。自是人间佳丽地,不须寻访水晶宫。
振跸鸣銮万马环,悲歌应鄙汉楼船。关头老吏亲曾见,千丈荣光夜烛天。
波面香风落磬声,夕阳楼殿更分明。蓬莱弱水端难到,聊与人间作化城。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