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哲有馀芳,我将餐其英。相遇残简中,欣欣如有情。
父子理团蒲,得酒相与倾。小时解成句,今复聊自鸣。
诗成无所为,下阶秋水生。
松性本孤介,落落有奇姿。万木凋西风,孑然耸高枝。
何如茂林中,举俗忘其奇。披霜秀孤岭,松亦何乐为。
叹昔风前花,狂荡不可羁。
枸杞生庭中,秋至花始开。衔杯与之对,悠然有远怀。
轻云任往还,与心了无乖。有诗常高歌,无山亦高栖。
天地亦云广,焉能随涂泥。流俗性所遌,还问心所谐。
思路各有熟,习惯成行迷。吾行犹未远,吾驾尚可回。
忽忽有所思,乃在天一隅。岂敢惮阻修,去去登前途。
騕袅犹不疾,挥鞭冀长驱。向谓万里长,万里更有馀。
一朝寤驰逐,转盼归其居。
袅袅吹西风,秋草纷长道。幽人方著书,青山未应老。
得句小窗前,书我自嬉稿。优游意无穷,每念独居好。
不饮亦欣然,吾志以为宝。临风一长啸,馀声散天表。
閒居何所乐,不语匡坐时。每遇点头处,有解无言辞。
安得方寸中,息息常如兹。微光露馀隙,一动仍复疑。
瞑眩疾乃瘳,古语不我欺。露尽放明月,旦暮或见之。
读书荒寺隈,居止近人境。身在糟醨中,未敢傲独醒。
矢志程先民,迩言或不领。至人能敛锷,余乃无馀颖。
安得一豁然,明月与同炳。
离索亦已久,好客相与至。浊醪饮前庭,主人独先醉。
风日恬以愉,邻竹乱行次。每念佳会难,沉湎非所贵。
礼肃意乃和,相对有馀味。
秋风亦云厉,槁叶盈我宅。黄鸟无馀声,玄鸟有遗迹。
嗟我何规规,敢惮千与百。秋深气微寒,秋尽雪将白。
谁不悲流波,当前莫能惜。
问余何所好,所好在六经。不作亦不述,好古未有成。
笑彼百家言,戛戛纷所更。驱去弗复览,闭门书黄庭。
滴露小窗前,好鸟向我鸣。此际意无限,处处深有情。
斗室小有天,空庭小有风。绕榻置青箱,坐卧古籍中。
一叶堕周易,知与前林通。萧疏秋树间,茨屋三五弓。
瓶粟犹未罄,村酿或可得。安得陶渊明,就我解我惑。
看我箧中诗,介然去茅塞。借廛醉乡中,同行归乐国。
先生故寡言,余也愿偕默。
顽隐耻泉石,鳏官耻荣仕。当余无事时,世纷孰缠已。
胡为俯仰间,赧赧亦怀耻。溯风一登高,秋思几千里。
天地一何旷,渺茫窅无纪。苟不与之然,堕落无底止。
所耻其在兹,日月曷敢恃。
时俗竞工巧,绘画丧乃真。自从解啼笑,浑沌失其淳。
江河日趋下,衣冠日趋新。每逢桃花开,慨然思避秦。
举世汨泥涂,否亦随飘尘。烈士怀苦志,自立良辛勤。
陶令起晋季,乐与遗迹亲。饱历馁与寒,意中常津津。
诗成倩友录,酒熟漉以巾。先生古遗朴,渺渺羲前人。
有客有客何亭亭,翩翩辞我出我庭。举头视日日未暮,行行重行还复停。
槃桓斯须故人好,匪有遗说相丁宁。城西渡头独归去,垂条万缕江天青。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