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面窥帘故恼人,秾华能得几回新。漂摇逐浪浑无赖,澹荡随风似有因。
青鸟衔来沾绮席,紫骝嘶去踏红尘。呼童扫径还教住,醉客何妨吐锦茵。
繁华过眼若为情,独倚雕栏数落英。朱户月来虚弄影,玉阶星陨不闻声。
惊鸿雒浦游魂远,飞燕朝阳舞态轻。几日啼将春色换,教人错恨树头莺。
剩紫残红惨不禁,狂蜂醉蝶杳难寻。闲阶半蚀苔痕浅,曲径全埋草色深。
游子骤惊风雨梦,美人长抱岁时心。枝头取次成青子,且共携尊坐绿阴。
香阁缤纷可自由,艳姿狼藉倩谁收。铅华有恨空辞辇,罗绮无情宛堕楼。
流出御沟春脉脉,迷来仙洞水悠悠。风光递转寻常事,可奈年年送白头。
残英片片入埃尘,芳径迢迢遍草莱。野鹿衔将溪畔过,杜鹃啼向月中来。
偶经别院飘歌扇,忽舞前檐送酒杯。不似无情东逝水,明年还逐艳阳开。
芃芃秀色挺来牟,片片黄云似水流。风作跳波时隐见,雨添新涨乍沈浮。
晴畦锦漾千层瀫,寒垄涛生四月秋。却怪狂澜频起陆,漫教文伟赋中愁。
泥融沙涨雪痕消,到处芳菲著旧条。隔水半藏青雀舫,迎风斜倚赤栏桥。
楼头人醉初横笛,灞口春阴不上潮。陶令柴桑归去久,五株门外已飘摇。
万山回合似天台,二月桃花已遍开。映水却疑乘浪煖,缘崖故是倚云栽。
乱红飞雨沾衣袂,碎锦分霞入酒杯。漫道武陵仙路远,探奇有客问津来。
招隐曾缘桂树留,追欢仍爱小山幽。尊前露气浮清汉,云里天香散碧秋。
老干已分蟾窟种,良宵堪续兔园游。灵椿晚岁能相傍,花底何妨醉白头。
奇葩竞吐汉宫春,日日含香送紫宸。千叶能随蓂荚荗,四时常应桂轮新。
乍疑胜里金花巧,却讶枝间翠凤驯。愿以长春歌圣寿,还将解网颂皇仁。
花萼楼前过鹡鸰,群飞相逐总含情。非关原上秋声急,自傍林间淑景鸣。
影散瑶阶葵日午,音调玉管蕙风清。当时集木称奇瑞,何似仪庭应圣明。
庾岭春姿占早芳,梁园夜色转辉光。毰毸已见花如霰,莹洁还疑玉有香。
积处寒侵姑射骨,融来暗洗寿阳妆。此时独对遥相忆,吹笛关山总断肠。
新除药圃结亭台,倾国奇葩忽自开。霜后著花还傲菊,春前破萼?输梅。
韶华岂为三冬借,阳气真从九地回。敢谓青皇私绿野,名园桃李暗相猜。
西园试咏邺中词,正及朱华冒绿池。绰约偏多临水态,逍遥独抱拒霜姿。
吴姬晓镜临妆早,楚客霞裳集锦迟。最爱秋江留晚色,尽教白首醉琼卮。
独坐高斋汎羽觞,且看丛菊媚重阳。繁英乍吐丹霞色,冷艳全分白雪香。
好共清幽矜晚节,偏从摇落殿秋光。疏花短发能相倚,三径犹怜岁月长。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